字典帮 >古诗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19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宋代  晁补之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
要无名利来心曲,便有园林世出间。
拙宦莫兴三黜叹,老归未厌百年闲。
先君余庆期之子,吾驾如今不可还。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翻译及注释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隐居志向和对名利的超脱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四海一居何处卜,
北窗祗取见家山。
要无名利来心曲,
便有园林世出间。
拙宦莫兴三黜叹,
老归未厌百年闲。
先君余庆期之子,
吾驾如今不可还。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海之间,我只有一个居所,不知该在何处安居。我通过北窗只能看到故乡的山。只要心中没有名利的执念,就能拥有自在的园林和隐居之间的空间。笨拙的宦官们不要再崛起三次而感叹,我已经老去,却并未厌倦百年的闲适生活。我是先君余庆的后代,如今已无法回到故乡。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晁补之的隐居志向和对名利的超脱态度。他渴望远离尘嚣,安享宁静的生活。诗中的"四海一居何处卜"表明了作者对选择隐居地的迷茫和无奈。"北窗祗取见家山"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远离家乡,他仍然通过北窗望着故乡的山景,心中充满了乡愁。

诗的下半部分强调了作者对名利的超脱态度。"要无名利来心曲"意味着只要心中没有名利的执念,就能拥有内心自由的园林生活与隐居之间的空间。作者告诫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不要再三次崛起而感叹,因为他已经老去,对于追求名利的生活已经没有兴趣了。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是先君余庆的后代,已经无法回到故乡,暗示了他对家族和家乡的留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晁补之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名利的超脱,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将园林和隐居作为人生理想的归宿。这首诗词展示了晁补之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态度的一面。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拼音读音参考

yuán fú wù yín yǔ wú yì dì bǔ jū mín chéng dōng shù qíng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sì hǎi yī jū hé chǔ bo, běi chuāng zhī qǔ jiàn jiā shān.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
yào wú míng lì lái xīn qǔ, biàn yǒu yuán lín shì chū jiān.
要无名利来心曲,便有园林世出间。
zhuō huàn mò xìng sān chù tàn, lǎo guī wèi yàn bǎi nián xián.
拙宦莫兴三黜叹,老归未厌百年闲。
xiān jūn yú qìng qī zhī zǐ, wú jià rú jīn bù kě hái.
先君余庆期之子,吾驾如今不可还。


相关内容11:

长安春书

赠送张愈秀才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二
    城头急雨昏长川,城边清流鸥鹭闲。城西云黑电脚落,斜日正在城东山。...
  • 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
    畏暑聊寻寺,追凉故遶池。雨园鸠唤妇,风径燕将儿。散篆萦帘额,留云暗井眉。龙蛇动屋壁,知有长......
  • 次韵和文潜暮春即事
    南归见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闲。寒冲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缬斑。怜君与我自同调,久渫不食犹......
  • 巳卯六月赴上饶之谪醇臣以诗送行次韵留别
    小雅思深志不悲,反骚未与昔人违。五车谩苦君何益,三径都荒我未归。要过香垆双履步,却从彭蠡一......
  • 晚春二首二
    春归风雨一朝尽,画静园林诸趣嘉。蜻蜓出水群掠蚋,鹎鵊卫巢双趁鸦。...
  • 舂陵闻雁
    危栏秋尽偶来凭,霜落秋山爽气澄。谁道衡阳无雁过,数声残日下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