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舂陵闻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寇准
2025-09-05

舂陵闻雁

宋代  寇准  

危栏秋尽偶来凭,霜落秋山爽气澄。
谁道衡阳无雁过,数声残日下舂陵。

舂陵闻雁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舂陵闻雁翻译及注释

《舂陵闻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寇准。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危栏秋尽偶来凭,
霜落秋山爽气澄。
谁道衡阳无雁过,
数声残日下舂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寇准偶然来到危栏上,远处的秋山上洒落着清爽的霜。他感叹衡阳的空旷,竟然没有雁鸟飞过,只能听到几声孤雁在舂陵的夕阳下回响。

赏析:
《舂陵闻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诗中的“危栏”和“秋山”营造了一种高处俯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秋天的景色被描绘得非常清晰,落霜的山头和爽朗的空气给人一种凛冽而宁静的感觉。

诗人通过“谁道衡阳无雁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衡阳是一个地名,诗人在此地听不到雁鸟的声音,暗示他感到孤寂和无助。最后两句“数声残日下舂陵”,通过描写夕阳下的舂陵和孤雁的叫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寇准在秋天的某个时刻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舂陵闻雁拼音读音参考

chōng líng wén yàn
舂陵闻雁

wēi lán qiū jǐn ǒu lái píng, shuāng luò qiū shān shuǎng qì chéng.
危栏秋尽偶来凭,霜落秋山爽气澄。
shuí dào héng yáng wú yàn guò, shù shēng cán rì xià chōng líng.
谁道衡阳无雁过,数声残日下舂陵。


相关内容11:

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

南浦

外舅杜寺丞永城守水作诗寄呈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晚春二首二
    春归风雨一朝尽,画静园林诸趣嘉。蜻蜓出水群掠蚋,鹎鵊卫巢双趁鸦。...
  • 巳卯六月赴上饶之谪醇臣以诗送行次韵留别
    小雅思深志不悲,反骚未与昔人违。五车谩苦君何益,三径都荒我未归。要过香垆双履步,却从彭蠡一......
  •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要无名利来心曲,便有园林世出间。拙宦莫兴三黜叹,老归未厌百......
  • 送张缗子望太常簿
    张侯于我丈人行,十年江湖心乡往。平生独立白雪曲,少时妙誉青云上。胡为四十尚飘蓬,逢衣骑马邺......
  • 同张子望颜伯仪上关纳凉
    高阁无风华屋热,正午四邻还往绝。张侯不厌过市烦,呼我柳堤鸣躞蹀。城如虬背卧逶迤,城上戍楼虬......
  • 拟乐府十二辰歌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