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27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宋代  晁补之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翻译及注释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王孝悌纂修意,
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
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
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
不妨林下醉题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内心的感叹和思考。他自称为"周柱史",指自己身份卑微,不足以被人称道。诗人表达了对君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孝悌之意以及丞相忠良的典章纲纪的赞美。然而,晁补之自己却无法展现出汉朝官员的威仪和风范,感到遗憾。他回忆起过去请郡时的笑声,现在却只能曝露自己写书的痕迹,感到迷茫。尽管如此,他还是有机会在史院中获得赐笔,他希望能够在林间醉心地写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身份和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晁补之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他在诗中展示了对孝悌、忠良等传统美德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不满和渴望被人所认可的心情。诗人将自己置于周柱史的身份,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省,对自身能力和成就的自我贬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和思考,感叹时光的流转和自己的变迁。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写诗的热爱和寄托,希望在林间静谧的环境中,用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崇敬和对写诗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内心追求和情感宣泄的渴望。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拼音读音参考

wù zǐ liù yuè shí sān rì pù shū dé shǐ yuàn cì bǐ gǎn huái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jūn wáng xiào tì zuǎn xiū yì, chéng xiàng zhōng liáng diǎn lǐng yí.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què hèn shēn wéi zhōu zhù shǐ, bù lìng rén shí hàn guān yí.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dāng nián qǐng jùn xīn jìn xiào, jīn rì pù shū chén jī mí.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yóu yǒu yuàn zhōng xuān cì bǐ, bù fáng lín xià zuì tí shī.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相关内容11: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二

题彭郎小姑祠

直舍即事

题谷熟驿舍二首一

赴元老刘园之集呈十二朝请十五推官二叔父兼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送张愈秀才
    秋水幽幽济河道,君挂蒲帆若飞鸟。西风黄叶滞公车,鸡黍从君怀故庐。男儿自有四方志,世上相期独......
  • 长安春书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
  • 泗洲王谏议明叟留饮
    云水东游蚤岁怀,半生尘土却教回。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淮山入眼来。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风稚子喜......
  • 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
    金明池上柳,人折一枝春。赠子意不浅,东游云外身。人生半刺史,朱绶光四邻。此岂经世怀,但慰垂......
  •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
    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 南浦
    春色入垂杨,烟波涨南浦。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