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7-19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

唐代  赵嘏  

松下有琴闲未收,一灯高为石丛留。
诗情似到山家夜,树色轻含御水秋。
小榼提携终永日,半斑容鬓漫生愁。
因君抚掌问时俗,紫阁堆檐不举头。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翻译及注释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

松下有琴闲未收,一灯高为石丛留。
诗情似到山家夜,树色轻含御水秋。
小榼提携终永日,半斑容鬓漫生愁。
因君抚掌问时俗,紫阁堆檐不举头。

中文译文:
在何书记的先辈延福新居过夜

松树下有一把无人弹奏的琴,一盏高高地悬挂在石丛中。
诗情仿佛走进了夜晚的山家,树的颜色轻轻地承载着宫廷的秋水。
小酒杯提携着永远的一天,半斑的容颜和白发都笼罩着忧愁。
因为你带动起掌声,询问着时俗,而紫禁城的宫阁却不抬起头颅。

诗意:
这首诗写了一个人在何书记的先辈延福新居过夜的情景。诗人描述了松树下无人弹奏的琴和高高悬挂的灯。诗人的诗情仿佛带领他走进了一个山家的夜晚,感受到了树木的颜色轻轻地承载着宫廷的秋水。诗人用小酒杯提携着永远的一天来描绘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描述了诗人的忧愁之情。在诗的最后,诗人以君抚掌来形容何书记的热情询问时俗,而紫禁城的宫阁却不抬起头颅,暗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

赏析:
这首诗以精细的描写展示了唐代的社会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写松下无人弹奏的琴和高悬挂的灯,以及树木轻轻承载着宫廷秋水这些细节,给人以静谧、寂寥的感觉。字里行间流露出时光的流逝和诗人的忧愁之情,通过小酒杯提携着永远的一天来表达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诗的最后一句,以君抚掌问时俗来形容何书记的热情,却暗示了政治局势的沉重,给人以一种反差的思考,使整首诗更具思考性和哲理性。整首诗以简洁清晰的表达,展现出唐代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拼音读音参考

sù hé shū jì xiān bèi yán fú xīn jū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

sōng xià yǒu qín xián wèi shōu, yī dēng gāo wèi shí cóng liú.
松下有琴闲未收,一灯高为石丛留。
shī qíng shì dào shān jiā yè,
诗情似到山家夜,
shù sè qīng hán yù shuǐ qiū.
树色轻含御水秋。
xiǎo kē tí xié zhōng yǒng rì, bàn bān róng bìn màn shēng chóu.
小榼提携终永日,半斑容鬓漫生愁。
yīn jūn fǔ zhǎng wèn shí sú, zǐ gé duī yán bù jǔ tóu.
因君抚掌问时俗,紫阁堆檐不举头。


相关内容11:

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

宿贾岛原居(一作寻贾岛原东居)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俶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
    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渚云愁正断,江雁重......
  • 题庐山寺
    白茅为屋宇编荆,数处阶墀石叠成。东谷笑言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鼠惊樵客缘苍壁,猿戏山头撼......
  • 病中怀王展先辈在天台
    枕上用心静,唯应改旧诗。强行休去早,暂卧起还迟。因说来归处,却愁初病时。赤城山下寺,无计得......
  • 晓发昭应
    行人见雪愁,初作帝乡游。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灯残催卷席,手冷怕梳头。是物寒无色,汤泉正......
  • 嘉川驿楼晚望
    楼压寒江上,开帘对翠微。斜阳诸岭暮,古渡一僧归。窗迥云冲起,汀遥鸟背飞。谁言坐多倦,目极自......
  • 赠陈正字
    鲁儒今日意何如,名挂春官选籍初。野艇几曾寻水去,故山从此与云疏。吟怜受露花阴足,行觉嘶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