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天台叶道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9-06

寄天台叶道士

唐代  贯休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寄天台叶道士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寄天台叶道士翻译及注释

寄天台叶道士

负局高风不可陪,
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
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
闲关溪鸟术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
莫便乘鸾去不回。

中文译文:

寄给天台叶道士

负局高风不可陪,
玉霄峰北边搭建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
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飕松风中山枣落,
闲关溪上鸟术花开。
终究肘后才能相传好,
不要轻举妄动,乘鸾去而不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给天台叶道士写的一首寄语。诗人贯休自称“负局高风”,表示自己无法陪伴在天台修道的叶道士身边。他描述自己在北边的玉霄峰上建了一座楼台,期待叶道士前来。

诗人提到他们之间的心灵契合和理解,称叶道士是“注参同契未将出”,意味着他们有一种心灵的共通之处,叶道士还没有来到。

贯休继续描述在他寻找楖栗时遇到的僧人们,这些僧人在寻找修道的地方时选择在他的楖栗树下住宿。诗人也提到山枣从松树上飘落的景象,以及溪流边的鸟儿和盛开的花朵,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

最后,贯休对叶道士表示,好的传统应该在后人中传承,不要轻易出走,若是邀请乘坐祥云离开,就再也无法回来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与叶道士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和谐、宁静和传统的珍视。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一种真挚、淡雅的感觉。

寄天台叶道士拼音读音参考

jì tiān tāi yè dào shì
寄天台叶道士

fù jú gāo fēng bù kě péi, yù xiāo fēng běi zhì lóu tái.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zhù cān tóng qì wèi jiāng chū,
注参同契未将出,
xún zhì lì sēng duō sù lái.
寻楖栗僧多宿来。
sōu qī sōng fēng shān zǎo luò, xián guān xī niǎo shù huā kāi.
飕槭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
zhōng xū zhǒu hòu xiāng chuán hǎo, mò biàn chéng luán qù bù huí.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相关内容11:

寄自牧上人

灞陵战叟

登大林寺观白太傅题版

东林雨后望香炉峰

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王振拾遗(戊辰岁)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馀。分明知在处,难寄乱......
  • 送人游武陵湘中
    为子歌行乐,西南入武陵。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遍寻幽胜了,湘水泛......
  • 赠李明府
    名家宰名邑,将谓屈锋铓。直是难苏俗,能消不下堂。冰痕生砚水,柳影透琴床。何必称潇洒,独为诗......
  • 送益公归旧居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邻僧喜相接,扫径与......
  • 东林作寄金陵知己
    十八贤真在,时来拂榻看。已知前事远,更结后人难。泉滴胜清磬,松香掩白檀。凭君听朝贵,谁欲厌......
  • 送人游湘湖
    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有兴寻僧否,湘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