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示德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8

示德逢

宋代  王安石  

先生贫敝古人风,沔想柴桑在眼中。
怜愍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
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
处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刘龚。

示德逢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示德逢翻译及注释

诗词:《示德逢》

示德逢先生贫敝古人风,
沔想柴桑在眼中。
怜愍鸡豚非孟子,
勤劳禾黍信周公。

深藏组丽三千牍,
静占宽闲五百弓。
处世但令心自可,
相知何藉一刘龚。

中文译文:
《示德逢》

展示德行遇到先生的贫穷,像是古人的崇高风范,
对于贫困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柴桑的思念。
怜悯鸡豚,不是因为孟子的道义,
而是因为勤劳的农民,他们信任周公的治理。

深藏着成千上万的文书,
静静地拥有五百张宽阔的弓。
在处世之中,只要让心灵自在,
彼此相知又需要依赖刘备和龚遂一样的交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敬仰和对劳动者的赞美。诗中通过对先生的贫穷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他对古代贤人的追求和向往。他思念柴桑,柴桑是古代贤人居住过的地方,象征着古代儒家的风范和道德观念。

诗中提到的鸡豚是指农民养的家禽和猪,与孟子提倡的慈悲仁爱有所区别,而是对农民的劳动和辛苦表示怜悯与敬意。禾黍是指农作物中的主要粮食,表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认可和信任,而周公是指古代传说中的贤臣,代表着古代的善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诗中还描述了先生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书,以及拥有宽广的心胸和包容的态度,象征他的学问和修养。五百张宽阔的弓则体现了他安宁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处世的态度,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只需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善良,而不需要依赖权谋和权力。相知一词则指的是真挚的友谊,通过提到刘备和龚遂,强调了诗人对纯真友谊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人风范和劳动者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和真挚友谊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先生的描写,也间接表达了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示德逢拼音读音参考

shì dé féng
示德逢

xiān shēng pín bì gǔ rén fēng, miǎn xiǎng chái sāng zài yǎn zhōng.
先生贫敝古人风,沔想柴桑在眼中。
lián mǐn jī tún fēi mèng zǐ, qín láo hé shǔ xìn zhōu gōng.
怜愍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
shēn cáng zǔ lì sān qiān dú, jìng zhàn kuān xián wǔ bǎi gōng.
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
chǔ shì dàn lìng xīn zì kě, xiāng zhī hé jí yī liú gōng.
处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刘龚。


相关内容11:

示宝觉二首

散策

锺山晚步

翛然

平甫归饮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书八功德水庵
    幽独若可厌,真实为可喜。见山不碍目,闻水不逆耳。翛然无所为,自得而已矣。...
  • 送李秘校南归
    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饥马傍沙尘。久留上国言空当,却走南州食转贫。自作诗书能见志,应知时命不......
  • 示平甫弟
    汴渠西受昆仑水,五月奔湍射黄矢。高淮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嘴。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
  • 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歌锺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问。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
  • 送福建张比部
    画船箫鼓出都时,万里惊鸥去不追。却望尘沙应驻节,会逢山水即吟诗。长鱼俎上通三印,新茗斋中试......
  • 辱井
    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沈亦可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