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镜中梅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袁凯
2025-09-07

镜中梅

明代  袁凯  

的砾孤芳野水滨,折来应是晓妆人。
瑶池风暖香初散,银汉春回迹未真。
奔月定知犹有影,凌波却喜不生尘。
绿毛么凤无栖处,来往兰房不厌频。

镜中梅作者简介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镜中梅翻译及注释

《镜中梅》是袁凯创作的一首明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砾石孤芳野水滨,
折来的应该是早梳妆的人。
瑶池的风暖,初散香气,
银河的春天归来的迹象尚未真实。
奔向月亮的影子定然存在,
凌波行走却喜欢不起尘埃。
绿毛么凤无处栖息,
往来兰房从不厌倦频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寓言景象,用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袁凯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的梅花被视为镜子中的影像,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意义。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并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袁凯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描述了梅花孤傲地生长在砾石和野水的边缘,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第二句暗示了梅花是早晨悄悄采摘的,这种细腻的触感让人想象着晨光中的美丽景象。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迹象,瑶池风暖,银河春回,显示了春天的到来。第五句表达了梅花的神秘和独特性,它的花影能够跳跃到月亮上。第六句则暗示梅花不受尘埃的污染,凌波行走,展示了其高洁的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梅花的孤独和坚韧,它们没有栖息的地方,但仍然在兰房中往来频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梅花被赋予了高洁、孤傲和坚韧的特质,寓意着诗人对于品德高尚、坚忍不拔的追求。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美的独特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镜中梅拼音读音参考

jìng zhōng méi
镜中梅

de lì gū fāng yě shuǐ bīn, zhé lái yìng shì xiǎo zhuāng rén.
的砾孤芳野水滨,折来应是晓妆人。
yáo chí fēng nuǎn xiāng chū sàn, yín hàn chūn huí jī wèi zhēn.
瑶池风暖香初散,银汉春回迹未真。
bēn yuè dìng zhī yóu yǒu yǐng, líng bō què xǐ bù shēng chén.
奔月定知犹有影,凌波却喜不生尘。
lǜ máo me fèng wú qī chù, lái wǎng lán fáng bù yàn pín.
绿毛么凤无栖处,来往兰房不厌频。


相关内容11:

野航为范子俊赋

江上寄严八

古意(二十首)

古意(二十首)

贺济直之值改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杨右丞墓
    铁骑千群下九江,将军才气古无双。誓倾淮海鲸鲵窟,痛洗东南礼义邦。关羽不防吴寇入,费幰终惑魏......
  • 哀若渠
    子尝私于我,诗成子每羡。哭子今有作,诗成子不见。人死资诗题,忍哉事琢练。诗人大薄情,挽毕无......
  • 发昆明电报绛
    预想迎门笑破颜,不辞触热为君还。毅然独客归初伏,远矣孤城裹乱山。欲去宁无三宿恋,得休已负一......
  • 郊居(三首)
    荒园处处闲步,小阁时时燕居。阮籍惟思饮酒,嵇康最懒读书。...
  • 忆南湖(二首)
    南湖沈叟爱吟诗,诗似当年杜牧之。一日干戈不相见,令人双鬓欲成丝。...
  • 大雾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