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偶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令
2025-07-18

偶作

宋代  王令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偶作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偶作翻译及注释

《偶作》是宋代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女性和男性的不同特点和价值观,并探讨了修身与外貌、言行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女丑和士丑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于外貌和言行的态度和观点。

赏析:
这首诗词由四个对偶的句子构成,每个句子都以"忌"字开头,呈现了女丑和士丑的相似之处。女丑和士丑分别代表了女性和男性的形象。

首句"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表达了女性对于自身外貌的敏感和自卑。女丑忌明镜,意味着女性害怕照镜自照,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容貌,甚至对自己感到羞愧。

第二句"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则表达了男性对于自己言行的忌讳。士丑忌公言,意味着男性害怕发表言论,不愿修身养性,缺乏修养和自省。

接下来的两句"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羞人不出前,指的是女性不敢出门见人,而丑声日可湮,则意味着男性不受人尊重和认同。而修身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声誉。

最后一句"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强调了外貌和言行的相对重要性。诗人认为镜与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却指出了人们对于外貌的忌讳却忽视了言行的影响。见忌不见亲,则意味着人们更加注重表面的形象,而忽视了真正的亲近和交流。

整首诗词通过女丑和士丑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上对于外貌和言行的不同态度和偏见。诗人倡导通过修身来改变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同时也呼吁人们要真正关注内在的品质和修养,而不仅仅注重外表的评价。

偶作拼音读音参考

ǒu zuò
偶作

nǚ chǒu jì míng jìng, bù zhī zì xiū rén.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
shì chǒu jì gōng yán, bù zhī zì xiū shēn.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xiū rén bù chū qián, chǒu shēng rì kě yān.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
xiū shēn wú bù zhì, lìng wèn rì yì zhèn.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jìng yǔ yán hé yóu, jiàn jì bú jiàn qīn.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相关内容11:

次韵和人古松

闻笛二首

金山寺

汉儒二首

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
    常与幽人过竹林,重来无地豁烦襟。青山欲去谁堪语,薄俗相期不到心。何计江湖终隐钓,去随鱼鸟共......
  • 寄满子权
    子权今谓何,又不治简书。子素赐我多,岂以此遂疏。予亦如常时,病与贫相俱。冉冉草没阶,客脚不......
  • 暨阳居四首
    自吾暨阳居,已见月四周。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子今用力薄,暮齿将......
  • 祺山院
    昔日祺山院,今惟认土丘。有僧逃债去,无主施钱修。野叟樵难禁,岩仙弈未休。何须悲幻境,佛比作......
  •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忽忽自北至,岁月令人惊。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谁能当此时,叹息微......
  • 甫里
    甫里先生得古风,放身全入隐沦中。足磨汉榻星辰动,笔挫吴天物象空。往事欲寻人寂寂,旧田安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