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令
2025-09-07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

宋代  王令  

常与幽人过竹林,重来无地豁烦襟。
青山欲去谁堪语,薄俗相期不到心。
何计江湖终隐钓,去随鱼鸟共飞沉。
尘埃闻说难为客,早晚归来忆旧吟。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翻译及注释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常与幽人过竹林,
重来无地豁烦襟。
青山欲去谁堪语,
薄俗相期不到心。
何计江湖终隐钓,
去随鱼鸟共飞沉。
尘埃闻说难为客,
早晚归来忆旧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王令常常与一个幽静的人一起走过竹林,而此次来到润望竹林寺,让他回忆起了朱昌叔。他感慨自己再次来到这里,却找不到一片开阔的地方来宽慰他烦躁的心情。青山欲走,他无人可以倾诉心声。他感到社会的浮躁与琐碎使他无法达到内心的归宿。他思考着如何能够在江湖中隐居垂钓,与鱼鸟一起自由地飞翔,并且不受尘世的纷扰。他听说难以做到如此清逸自在,因为人们常常被尘世的琐事所困扰。他希望早晚能够回来,回忆起过去的吟咏。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闲适自在、远离尘嚣的向往和思考。竹林被视为一个幽静、清净的地方,与幽人一同走过,代表了诗人与知音的相会。然而,他的内心仍然感到烦躁和困扰,无法找到真正的宽慰和归宿。诗中的青山象征着自由和远离尘世的向往,但他却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他希望能够隐居江湖,过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摆脱俗世的束缚。然而,他也意识到这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愿望,因为现实世界总是充满了烦琐和纷扰。最后,他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希望能够回到过去的心愿。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闲适自在、远离尘嚣的向往。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词可以引发对于内心归宿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情的关怀。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拼音读音参考

dào rùn wàng zhú lín sì yì zhū chāng shū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

cháng yǔ yōu rén guò zhú lín, chóng lái wú dì huō fán jīn.
常与幽人过竹林,重来无地豁烦襟。
qīng shān yù qù shuí kān yǔ, báo sú xiāng qī bú dào xīn.
青山欲去谁堪语,薄俗相期不到心。
hé jì jiāng hú zhōng yǐn diào, qù suí yú niǎo gòng fēi chén.
何计江湖终隐钓,去随鱼鸟共飞沉。
chén āi wén shuō nán wéi kè, zǎo wǎn guī lái yì jiù yín.
尘埃闻说难为客,早晚归来忆旧吟。


相关内容11:

送崔伯易归高邮

次韵和人古松

闻笛二首

金山寺

汉儒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满子权
    子权今谓何,又不治简书。子素赐我多,岂以此遂疏。予亦如常时,病与贫相俱。冉冉草没阶,客脚不......
  • 暨阳居四首
    自吾暨阳居,已见月四周。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子今用力薄,暮齿将......
  • 送沈僩
    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不闻行聘久,始悟设科非。落日君寻店,深山我掩扉。几时残烛下,重听讲......
  • 偶作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修身无不至,令问日......
  • 祺山院
    昔日祺山院,今惟认土丘。有僧逃债去,无主施钱修。野叟樵难禁,岩仙弈未休。何须悲幻境,佛比作......
  •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忽忽自北至,岁月令人惊。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谁能当此时,叹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