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咏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自咏

唐代  白居易  

思恋  亲人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自咏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自咏翻译及注释

《自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咏

随宜饮食聊充腹,
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
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
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
是非何用问闲人。

译文:

自我吟咏

顺从自然享受饮食,只求填饱肚子,
合理取用衣裘也能保暖身体。
并非一定要年轻才能不瘦弱,
无妨长寿才是真正的贫穷。

老龟又岂会羡慕牺牲者的饱足,
蟠桃蟠李的春天,树木竞相争艳。
随遇而安,自我安抚内心,
是非是何必去询问那些无所事事的人。

诗意:

《自咏》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自然的顺从和对安逸生活的追求。诗人认为人应当随性而活,满足基本的需求,而不追求过度的享受和奢华。他认为富贵并非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长寿和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财富。通过与自然界中的老龟和蟠桃蟠李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他认为应该随遇而安,自我安抚内心,不必过问是非是非,而是专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赏析:

《自咏》这首诗词以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对饮食、衣裘、年龄和财富的思考,提出了一种与世无争、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过度的追求反而可能使人疲于奔命、心力交瘁。诗人通过将自然界的老龟和蟠桃蟠李与人类的追求做对比,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比喻,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自咏拼音读音参考

zì yǒng
自咏

suí yí yǐn shí liáo chōng fù, qǔ cì yī qiú yì nuǎn shēn.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wèi bì děi nián fēi shòu báo,
未必得年非瘦薄,
wú fáng zhǎng fú shì dān pín.
无妨长福是单贫。
lǎo guī qǐ xiàn xī shēng bǎo, pán mù níng zhēng táo lǐ chūn.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suí fēn zì ān xīn zì duàn, shì fēi hé yòng wèn xián rén.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相关内容11:

三年冬随事铺设小堂寝处稍似稳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怀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长斋月满寄思黯

酬别微之(临都驿醉后作)

早服云母散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平泉薛家雪堆庄
    怪石千年应自结,灵泉一带是谁开。蹙为宛转青蛇项,喷作玲珑白雪堆。赤日旱天长看雨,玄阴腊月亦......
  • 池上小宴问程秀才
    洛下林园好自知,江南景物暗相随。净淘红粒罯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雨滴篷声青雀舫,浪摇花影白......
  • 病眼花
    头风目眩乘衰老,只有增加岂有瘳。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大窠罗绮看才辨,小字文书见......
  • 路逢青州王大夫赴镇,立马赠别
    大旆拥金羁,书生得者稀。何劳问官职,岂不见光辉。赫赫人争看,翩翩马欲飞。不期前岁尹,驻节语......
  • 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时为河南尹)
    鬓毛霜一色,光景水争流。易过唯冬日,难销是老愁。香开绿蚁酒,暖拥褐绫裘。已共崔君约,尊前倒......
  •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贫无好物堪为信,双榼虽轻意不轻。愿奉谢公池上酌,丹心绿酒一时倾。惯和麹糵堪盛否,重用盐梅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