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水滨洞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王守仁
2025-07-23

水滨洞

明代  王守仁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水滨洞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水滨洞翻译及注释

《水滨洞》是明代王守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送别远行者并描述了他自己在水滨洞的清幽之境,以及在这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深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远憩岨谷,
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
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
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
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
鳀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
澹然与道谋。

诗意和赏析:
《水滨洞》一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者的送别,并以自己在水滨洞的经历来展现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道的思索。

首句“送远憩岨谷”,表达了作者送别远行者的情感,同时也揭示了这个诗词的背景。岨谷是指山谷中崎岖险峻的地方,远行者可能要前往这个地方休息。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在水滨洞的景象。他“濯缨俯清流”,意味着他低头洗涤缨络,俯身凝望清澈的溪流。他“沿溪陟危石”,在溪边攀爬险峻的石头。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水滨洞的幽静和壮美。

“曲洞藏深幽”一句表达了洞穴弯曲而深远的景象,洞内幽深而神秘。这里的景色安静而美丽,花朵散发着宜人的香气。水面上的光线被洞内的阴影映照,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提到他一生钟爱的泉水和石头。他所遇到的一切都成为他心灵的寄托,使他深深留恋。好鸟突然下降,鳀鱼也在水中游动,这些自然景象进一步展示了水滨洞的宁静和活力。

最后两句“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幽静的地方久坐沉思,远离尘嚣和纷扰,专心追求道的境界。他在这里与自然相融,寻找内心的坦然和安宁。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作者的感慨交织,表达了王守仁对远行者的情感送别和对清幽自然的向往。通过描绘水滨洞的静谧和美丽,以及作者在其中的深思和悟道,诗词传递出一种追求精神净化与内心宁静的意境。

水滨洞拼音读音参考

shuǐ bīn dòng
水滨洞

sòng yuǎn qì qū gǔ, zhuó yīng fǔ qīng liú.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yán xī zhì wēi shí, qū dòng cáng shēn yōu.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huā jìng fù cháng yǔ, liū àn guāng yì fú.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píng shēng quán shí hǎo, suǒ yù chéng yān liú.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hǎo niǎo hū shuāng xià, tiáo yú yì qún yóu.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zuò jiǔ chén lǜ xī, dàn rán yǔ dào móu.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相关内容11:

陆广晓发

庐山纪游

昭君词六首

豆叶坪

水龙吟.庐山雾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白鹤观
    洞天人远矣,琳馆有遗踪。愿弃人间事,优游慕赤松。...
  • 四月初二日游兰州小西湖
    四月槐枝始吐芽,春光竟不到龙沙。一泓真觉西湖小,怕见山中洞里家。...
  • 喜景梅九杜仲 南旋留饮
    梦里鹧鸪三两声,故人归马踏青晴。相逢不信头颅在,脱劫方知性命轻。囊底黄金心已冷,匣中宝剑气......
  • 郊居八首
    幽居屏烦喧,触目恣遐眺。烟霞茁屡奇,峰峦互腾踔。宿乌竞阳枝,寒泉迸阴窍。欣兹十亩宫,托迹亦......
  • 秋日感怀
    辽廓边山没远鸿,登楼惨淡望长空。寒生橘柚千家雨,气变云沙一夜风。北斗横斜秋不尽,东溟渡怨无......
  • 木皮散人鼓词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凿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