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再韵答子文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范成大
2025-07-24

再韵答子文

宋代  范成大  

浮生饱外莫求余,羁旅东来计已疏。
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
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卢。
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

再韵答子文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再韵答子文翻译及注释

诗词:《再韵答子文》

浮生饱外莫求余,
羁旅东来计已疏。
肩耸已高犹索句,
眼明无用且翻书。
百年子莫占元绪,
万法吾今付子卢。
惟有登临心未厌,
黄山闻道胜衡庐。

中文译文:
在余生已经充实的时候,不再追求外在的富余。
作为一个旅人,东来之路已变得疏远。
虽然年岁已长,仍然苦苦寻求合适的词句,
明眼之人知道阅读无用。
子莫啊,百年之后别再占据元绪,
吾今将万般智慧托付给子卢。
唯有攀登高山之心不曾厌倦,
听闻黄山之道胜过衡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第一句“浮生饱外莫求余”,意味着在人生已经充实的时候,不再追求外在的富裕。诗人认为,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利禄是浮躁的,应当学会知足常乐。

第二句“羁旅东来计已疏”,表达了诗人身为旅人的心境,他感觉与家乡已经疏远,东来之路已变得陌生。

第三句“肩耸已高犹索句”,诗人在年岁已长的情况下,仍然努力追求合适的词句,表现出他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追求。

第四句“眼明无用且翻书”,诗人认为明眼之人应当明白阅读的价值,并且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卢”,是诗人对于后辈的期望和托付。他希望后辈能够超越自己的成就,不要占据他的位置和机遇,而是要踏上自己的道路,发扬光大。

最后两句“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山的心境和对黄山的赞美。诗人的心境依然向往登山探险,他认为黄山所传达出的道理胜过衡庐,衡庐是古代的名山,黄山在诗人心中更具有吸引力。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思和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后辈的期望和祝福,以及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

再韵答子文拼音读音参考

zài yùn dá zi wén
再韵答子文

fú shēng bǎo wài mò qiú yú, jī lǚ dōng lái jì yǐ shū.
浮生饱外莫求余,羁旅东来计已疏。
jiān sǒng yǐ gāo yóu suǒ jù, yǎn míng wú yòng qiě fān shū.
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
bǎi nián zi mò zhàn yuán xù, wàn fǎ wú jīn fù zi lú.
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卢。
wéi yǒu dēng lín xīn wèi yàn, huáng shān wén dào shèng héng lú.
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


相关内容11:

戏题牡丹

竹下

题米元晖吴兴山水横卷

题张曦颜两花图──繁杏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杨商卿扇
    君归我去两销魂,愁满千山锁瘴云。后夜短檠风雨暗,谁能相伴细论文。...
  • 陈仲思、陈席珍、李静翁、周直夫、郑梦授追
    相送不忍别,更行一程路。情知不可留,犹胜轻别去。二陈拱连璧,僊李瑚琏具,周子隽拔俗,郑子秀......
  • 进修堂前荷池
    方池留水胜埋盆,露入莲腮沁粉痕。铃索无志人不到,小禽飞入闹荷根。...
  •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
    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螿呻。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
  • 九月十日南出见梅
    五斗留连首屡回,来寻南涧濯尘埃。春风直恐渊明去,借与横斜对菊开。...
  • 次韵施进之惠紫芝术
    山精媒长生,仙理信可诘。梨枣本寓言,杞菊亦凡质。幽人爱臞儒,药鼎荐珍物。绝粒谢烟火,耘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