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平乐(秋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高观国
2025-07-18

清平乐(秋叶)

宋代  高观国  

清平乐  

盘枝翦翠。
叶叶西风意。
吹上玉人云□底。
无限新凉气味。
飘萧露卷烟柔。
绝怜不逐宫流。
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清平乐(秋叶)作者简介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清平乐(秋叶)翻译及注释

《清平乐(秋叶)》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高观国。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盘枝翦翠。
叶叶西风意。
吹上玉人云□底。
无限新凉气味。
飘萧露卷烟柔。
绝怜不逐宫流。
寄语多情宋玉,
悲秋得似宜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秋叶在清风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悦和感叹。诗人通过描绘盘曲的枝条上覆盖着青翠的叶子,叶叶随西风飘动,传达出秋天的意味。秋风吹拂着叶子,带着清凉的气息传到了佳人窗前。这清凉的气息充满了空气,带来了新鲜的感觉。叶子轻飘飘地落下,像薄雾卷起的烟雾一样柔软。作者惋惜地说,这些美丽的秋叶并不随风飘散到皇宫中,而是随意地飘落。最后,作者向多情的宋玉寄托感情,表达了对秋天的哀伤,认为秋天的忧伤与自己的情感是相得益彰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秋叶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通过精细的描写,诗人将秋叶的形态、飘动和气息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创造出诗意深远的意象。盘枝翦翠、叶叶西风意,形容了秋叶的繁茂和随风飘舞的动态,突出了秋天的特点。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描述,如吹上玉人云□底、飘萧露卷烟柔,以及无限新凉气味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凉爽。最后,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秋天相联结,以悲秋来表达内心的忧伤,与多情的宋玉相对应,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凉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悲伤。它充满了婉约之美,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清平乐(秋叶)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qiū yè
清平乐(秋叶)

pán zhī jiǎn cuì.
盘枝翦翠。
yè yè xī fēng yì.
叶叶西风意。
chuī shàng yù rén yún dǐ.
吹上玉人云□底。
wú xiàn xīn liáng qì wèi.
无限新凉气味。
piāo xiāo lù juǎn yān róu.
飘萧露卷烟柔。
jué lián bù zhú gōng liú.
绝怜不逐宫流。
jì yǔ duō qíng sòng yù, bēi qiū dé shì yí qiū.
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相关内容11:

沁园春

菩萨蛮

临江二首

梦杨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如梦令(宫词)
    翠柏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风自碧空来,吹落歌珠一串。不见。不见。人被绣帘遮断。...
  • 御街行
    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夜阑人静曲屏深,惜宝瑟、轻轻招手。一阵白苹风,故灭烛、教相......
  • 好事近
    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客子短篷无据,倚长风挂席。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楼上有人凝......
  • 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金规印遥汉,庭浪无纹。清雪冷沁花薰。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西风骤惊散,念梭悬愁结,......
  • 生查子
    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传唱入离声,恼乱双蛾翠。游子不堪闻,正是衷......
  • 夜别韦司士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