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河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07

河势

宋代  王安石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河势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河势翻译及注释

诗词:《河势》

河势浩难测,
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
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
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
从众在吾君。

中文译文:
大河的势力浩渺难测,
传说中有禹王的功绩传扬。
如今看到一条河流分裂,
再次形成两条水道。
国家的发展逐渐受到限制,
人民的困苦也已经辛勤。
没有灾难或其他困难是必然的,
我们将团结在我们的君主周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河流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诗中提到了禹王的功绩,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治理大洪水的英雄,他开凿河渠、治理河流,使河势平稳有序。然而,现在作者看到一条河流破裂成两条水道,预示着国家面临着分裂和困难的局面。

诗中的"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表达了国家发展的局限和人民的辛勤努力。国家的发展受到限制,前途被堵塞,而人民也在努力奋斗,感叹着国家的困境。

最后两句"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表达了团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和困难,人们都应该团结在君主的周围,共同应对挑战。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流的形象来寓意国家的发展和困境,强调了团结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它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

河势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ì
河势

hé shì hào nán cè, yǔ gōng chuán suǒ wén.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jīn guān yī chuān pò, fù yǐ èr qú fēn.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guó lùn zhōng jiāng sāi, mín jiē yì yǐ qín.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wú zāi děng nán bì, cóng zhòng zài wú jūn.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相关内容11:

送叔康侍御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008

寓言六首

白日不照物

示俞秀老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到家
    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
  • 马毙
    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天厩赐驹龙化去,谩容小蹇载闲身。...
  • 锺山西庵白莲亭
    山亭新破一方苔,白帝留花满四隈。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
  • 山前
    山前溪水涨潺潺,山後云埋不见山。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
  • 三战败不羞
    三战败不羞,一官迁辄喜。古人思慰亲,愧辱宁在己。於陵避兄食,织屦仰妻子。思义有相权,洁身非......
  • 池雁
    羽毛摧落向人愁,当食哀鸣似有求。万里衡阳冬欲暖,失身元为稻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