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秦望山僧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2

秦望山僧院

唐代  罗隐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

秦望山僧院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秦望山僧院翻译及注释

《秦望山僧院》是唐代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耸的山峰依倚在蔚蓝的江水之旁,听说秦始皇也曾来此游玩。霸主刚走,便换了他二世,而老僧已传承佛法千秋。阴暗悬崖倚靠着水流,松树枝条直入江中,苔藓遍布着佛像的壁画,给人一种忧愁之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不要询问像汤休这样的人。

诗意:
《秦望山僧院》描述了一个僧院的景象,以及寺庙中的佛像和僧人。诗中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时间的变迁和人们的烦恼,呈现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作者通过对秦始皇和老僧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万物的变化。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过多追问人生的困扰,而要静心祈福。

赏析:
《秦望山僧院》可以说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词。诗中以秦皇和老僧的形象对比,表达了人世间荣华富贵的短暂和岁月的无常。通过描绘山岳和江水的景象,以及悬崖上的佛像和苔藓的细节描述,给人一种平淡中透露出的悲凉之感。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主题,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同时,诗词中凭借对山水景色和寺庙氛围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心灵的共鸣,传达了对超脱尘俗烦恼的追求。

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于禅宗思想的追求,通过山川、佛像和僧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生命真谛的探求和对于尘世烦恼的超越。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凄美,给人一种超然世外、追求内心平静的意境。同时,诗词也融入了史诗般的气势,通过对秦皇和老僧的对比,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个体命运的转变。整首诗词以简短、平凡的语言,传递出深远的哲理和禅宗的思考。

秦望山僧院拼音读音参考

qín wàng shān sēng yuàn
秦望山僧院

chán chán wēi xiù yǐ cāng zhōu, wén shuō qín huáng yì cǐ yóu.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bà zhǔ juǎn yī cái èr shì, lǎo sēng chuán xī yǐ qiān qiū.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yīn yá shuǐ lài sōng shāo zhí, xiǎn bì tái qīn huà xiàng chóu.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
gè shì bìng lái jù wèi liǎo, mò jiāng fán nǎo wèn tāng xiū.
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


相关内容11:

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

初秋寄友人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登瓦棺寺阁

秋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所思(一作西上)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酒阑梦觉不称意,花落月明空所思。长恐病侵多事日,可堪贫过少......
  • 途中寄怀
    不知何处是前程,合眼腾腾信马行。两鬓已衰时未遇,数峰虽在病相撄。尘埃巩洛虚光景,诗酒江湖漫......
  • 上霅川裴郎中
    贵提金印出咸秦,潇洒江城两度春。一派水清疑见胆,数重山翠欲留人。望崇早合归黄阁,诗好何妨恋......
  • 寄征士魏员外
    家遁苏门节,清贫粉署官。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难。窗晓鸡谭倦,庭秋蝶梦阑。羡君归未得,还有钓......
  •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
    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
  • 圉城偶作
    东望陈留日欲曛,每因刀笔想夫君。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