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途中寄怀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0

途中寄怀

唐代  罗隐  

不知何处是前程,合眼腾腾信马行。
两鬓已衰时未遇,数峰虽在病相撄。
尘埃巩洛虚光景,诗酒江湖漫姓名。
试哭军门看谁问,旧来还似祢先生。

途中寄怀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途中寄怀翻译及注释

《途中寄怀》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借人物旅途中的思虑,表达了人生的迷茫、努力和无常。

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处在行进中,但却不知前程在何处。他闭上眼睛,映入脑海的是信马行进的景象,同时感到时间飞快,自己已经衰老,却仍未碰到成功的机缘。他望着山峰,虽然有心志,但疾病却使他力不从心。他感到尘埃弥漫,所有的光景都变得虚幻,他的诗酒和江湖经历也只是个普通人的无名之辈。

最后两句是诗人反思的表达,他试着哭泣,看看有谁会问起他的失意,却发现旧时的情况依然如故,好像祢先生一样常见。

整首诗表达了人生中的迷茫和变幻无常,人们努力追寻前程,却不知道前程在何处。诗人通过诗中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诗人在末句表达了对命运的叹息,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像他一样奋斗着,但终究有些平庸,毫不起眼。诗人通过自己的思量,对人生的迷茫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展示了唐代晚期文人的无奈与苦闷。

途中寄怀拼音读音参考

tú zhōng jì huái
途中寄怀

bù zhī hé chǔ shì qián chéng, hé yǎn téng téng xìn mǎ xíng.
不知何处是前程,合眼腾腾信马行。
liǎng bìn yǐ shuāi shí wèi yù,
两鬓已衰时未遇,
shù fēng suī zài bìng xiāng yīng.
数峰虽在病相撄。
chén āi gǒng luò xū guāng jǐng, shī jiǔ jiāng hú màn xìng míng.
尘埃巩洛虚光景,诗酒江湖漫姓名。
shì kū jūn mén kàn shuí wèn, jiù lái huán shì mí xiān shēng.
试哭军门看谁问,旧来还似祢先生。


相关内容11:

四皓庙

早秋宿叶堕所居

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

初秋寄友人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上霅川裴郎中
    贵提金印出咸秦,潇洒江城两度春。一派水清疑见胆,数重山翠欲留人。望崇早合归黄阁,诗好何妨恋......
  • 仙掌
    掌前流水驻无尘,掌下轩车日日新。谩向山头高举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 早行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 所思(一作西上)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酒阑梦觉不称意,花落月明空所思。长恐病侵多事日,可堪贫过少......
  • 秦望山僧院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
  • 寄征士魏员外
    家遁苏门节,清贫粉署官。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难。窗晓鸡谭倦,庭秋蝶梦阑。羡君归未得,还有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