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登瓦棺寺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9-11

登瓦棺寺阁

唐代  罗隐  

下盘空迹上云浮,偶逐僧行步步愁。
暂憩已知须用意,渐来争忍不回头。
烟中树老重江晚,铎外风轻四境秋。
懒指台城更东望,鹊飞龙斗尽荒丘。

登瓦棺寺阁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登瓦棺寺阁翻译及注释

《登瓦棺寺阁》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该诗写景描绘了登上瓦棺寺阁后的种种感受与思考。

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踏上瓦棺寺阁后的心情,形容自己身处云雾之间,仿佛跟着一位僧人从山下步行上来,充满忧愁。虽然在途中暂时歇息,但诗人知道自己必须继续前行,不敢回头。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瓦棺寺阁所在地的景色。瓦棺寺阁周围的树木已经枯老,江水在薄雾中显得更加沉重。风轻轻吹拂着,四方境界逐渐过渡到秋天的气息中。

最后,诗人不愿离开台城,意犹未尽,望着天空中的鹊鸟,直到它们飞离去,荒丘上的一切都变得寂静无声。

中文译文:
下盘空迹上云浮,
偶逐僧行步步愁。
暂憩已知须用意,
渐来争忍不回头。
烟中树老重江晚,
铎外风轻四境秋。
懒指台城更东望,
鹊飞龙斗尽荒丘。

诗意和赏析:
《登瓦棺寺阁》以表现诗人心情和描绘景色为主要目的。诗人以自然景观的变化来映射自己的思考和情绪。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瓦棺寺阁的经历,表达了一种思考人生的绪,一种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对自己的彷徨与忧愁有所自省,他明白自己必须继续前行,而不能放弃。

诗人通过描写瓦棺寺阁的周围景色,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凋零。树木老去、江水沉重、风轻飘逝,这些形象都是在表现时光的无情流逝,以及对生命的追问。同时,也增加了诗中的寂静和哀愁。

最后,诗人的目光落在台城上,他并不愿意离开,希望能继续远眺。这种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和希望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人生往事的终结和无常。

总体而言,《登瓦棺寺阁》以独特的意象和抒情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同时,景物描写也增加了诗中的余情和意境,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和寂寞的共鸣。

登瓦棺寺阁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wǎ guān sì gé
登瓦棺寺阁

xià pán kōng jī shàng yún fú, ǒu zhú sēng xíng bù bù chóu.
下盘空迹上云浮,偶逐僧行步步愁。
zàn qì yǐ zhī xū yòng yì,
暂憩已知须用意,
jiàn lái zhēng rěn bù huí tóu.
渐来争忍不回头。
yān zhōng shù lǎo zhòng jiāng wǎn, duó wài fēng qīng sì jìng qiū.
烟中树老重江晚,铎外风轻四境秋。
lǎn zhǐ tái chéng gèng dōng wàng, què fēi lóng dòu jǐn huāng qiū.
懒指台城更东望,鹊飞龙斗尽荒丘。


相关内容11:

寄前宣州窦常侍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经耒阳杜工部墓

寄崔庆孙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蘋洲重到杳难期,西倚邮亭忆往时。北海尊中常有酒,东阳楼上岂无诗。地清每负生灵望,官重方升礼......
  • 初秋寄友人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樵侣兼同志,音书近......
  • 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
  • 秋江
    秋江待晚潮,客思旆旌摇。细雨翻芦叶,高风却柳条。兵戈村落破,饥俭虎狼骄。吾土兼连此,离魂望......
  • 竹下残雪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 登凌歊台
    高台今日竟长闲,因想兴亡自惨颜。四海已归新雨露,六朝空认旧江山。槎翘独鸟沙汀畔,风递连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