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吴融
2025-09-04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唐代  吴融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作者简介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翻译及注释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的中文译文如下:

中秋月圆的时候,我们相约相会,一起进入禁林。我独自来到这里,没有任何人陪伴。我曾经懊恼人与我相隔千里,更加感触天空之上的九门之深。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太液池中的龙鱼,宁静的灯光将圆灵象纬沈。我的视线断绝了对枚皋的追念,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我的心情如同登临时那样,难以忘怀,满怀思念。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八月十五夜中秋时分禁寺独自游览的心情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意境高远,以中秋夜游寺禅林的形式,将离别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作者离开世俗的喧嚣,孤独地进入禁林,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明亮的月光和宁静的灯光,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同时,诗中提到的枚皋,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诗词也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离别的苦闷为主题,通过对禁寺和天上九门的描写,将离别的凄凉之情深刻地表达了出来。同时,诗中利用具体景物的描绘,如太液池中的龙鱼、灯光的映照,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美感,赋予了作品一种高远的意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友情的忧思,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wǔ yè jìn zhí jì tóng liáo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zhōng qiū yuè mǎn jǐn xiāng xún, dú rù fēi yān sù jìn lín.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
céng hèn rén jiān qiān lǐ gé,
曾恨人间千里隔,
gèng kān tiān shàng jiǔ mén shēn.
更堪天上九门深。
míng hán tài yè yú lóng dìng, jìng suǒ yuán líng xiàng wěi shěn.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
mù duàn méi gāo hé chǔ zài, lán gān shí èr yì dēng lín.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相关内容11:

忆山泉

送人宰吴县

岐州安西门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山中喜与故交宿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行次荥阳却寄诸弟
    难把归书说远情,奉亲多阙拙为兄。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深山共汝耕。枕上算程关月落,帽前搜景岳......
  • 送宾贡登第后归海东
    归捷中华第,登船鬓未丝。直应天上桂,别有海东枝。国界波穷处,乡心日出时。西风送君去,莫虑到......
  • 下第投所知
    若以名场内,谁无一轴诗。纵饶生白发,岂敢怨明时。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宁教读书眼,不有看......
  • 题汪明府山居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
  • 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
    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青山更绝编。天下有山山有水,养蒙肥遁正翛然。...
  • 自述
    四海欲行遍,不知终遇谁。用心常合道,出语或伤时。拟作闲人老,惭无识者嗤。如今已无计,只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