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张宣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18

寄张宣州

宋代  陈师道  

与世情将尽,怀仁老未忘。
故人今五马,高处谩三长。
诗岂江山助,名成沈鲍行。
肯为文俗事,打鸭起鸳鸯。

寄张宣州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寄张宣州翻译及注释

《寄张宣州》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友张宣州的思念之情,并融入了对世态人情的深刻触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寄给张宣州

世间的事情即将结束,怀念友情的老人却未曾忘记。过去的朋友如今已是五马高楼上的人物,而我却还在平凡的地方。诗词又怎能助我在江山之间留下名声,成就像沈鲍那样的行迹呢?宁愿为文学的琐事,也不愿打猎来追逐无常的爱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对世间的事物逐渐消逝的感觉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他怀念起故友张宣州,对其变迁的命运感到惋惜。诗中提到的“五马高楼”和“三长”指的是张宣州已经成为了显赫的官员,而作者自己却仍然在平凡的地方。这种对比凸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词中也出现了沈鲍的名字,沈鲍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凭借才华和努力在文坛上成就卓越。作者将自己与沈鲍相提并论,暗示自己希望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就,留下一些行迹和名声。

最后两句“肯为文俗事,打鸭起鸳鸯”,表明作者宁愿从事平凡的文学创作,也不愿追逐虚幻不定的爱情。这反映了作者对纯粹的文学追求和对生活琐事的淡漠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人生命运和文学追求的思考。诗意悲凉而深邃,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思索。

寄张宣州拼音读音参考

jì zhāng xuān zhōu
寄张宣州

yǔ shì qíng jiāng jǐn, huái rén lǎo wèi wàng.
与世情将尽,怀仁老未忘。
gù rén jīn wǔ mǎ, gāo chù mán sān zhǎng.
故人今五马,高处谩三长。
shī qǐ jiāng shān zhù, míng chéng shěn bào xíng.
诗岂江山助,名成沈鲍行。
kěn wéi wén sú shì, dǎ yā qǐ yuān yāng.
肯为文俗事,打鸭起鸳鸯。


相关内容11:

和魏衍元夜同登黄楼

礼武台坐化僧

黄无悔挽词四首

送赵朝请赴苏幕

寄襄州程大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余。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江青沙日暖,雄鸭雌鸳鸯。相看不相识,花晚褪红香。...
  • 宿泊口
    弱柳经寒色,悬流尽夜声。更长疑睡少,霜落怯寒生。急急占星度,摇摇苦舫倾。风涛兼盗贼,恩重觉......
  • 残句:墙头霜下草
    墙头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 庚辰三月上旬登白门闲望
    昔别子未仕,人言诗有神。预知河岭阻,不作往来频。剩喜今犹学,须知禄为亲。五陵花满眼,作意莫......
  • 送内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父子各从母,可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