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黄无悔挽词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9-08

黄无悔挽词四首

宋代  陈师道  

玉箸凝潮後,丝桐艺业余。
远涂憎早悟,旷度得中疏。
子逝今何遽,吾生孰与居。
岂无文士传,未有茂陵书。

黄无悔挽词四首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黄无悔挽词四首翻译及注释

《黄无悔挽词四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该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玉箸凝潮后,
丝桐艺业余。
远涂憎早悟,
旷度得中疏。
子逝今何遽,
吾生孰与居。
岂无文士传,
未有茂陵书。

诗意:
这组诗词表达了陈师道对黄无悔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诗人借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抒发了对黄无悔离世的悲痛和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文学传承的渴望。

赏析:
这组诗词以玉箸、丝桐、涂憎、茂陵等形象的运用,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玉箸凝潮后的描写,使人联想到悲伤之后的寂静与凝重。丝桐艺业余则展示了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主题。远涂憎早悟、旷度得中疏的表达,揭示了诗人对黄无悔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子逝今何遽,吾生孰与居的问句,表达了对黄无悔离世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两句岂无文士传,未有茂陵书,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传承和留存的渴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传世。

整体而言,这组诗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命、人生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黄无悔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传承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黄无悔挽词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wú huǐ wǎn cí sì shǒu
黄无悔挽词四首

yù zhù níng cháo hòu, sī tóng yì yè yú.
玉箸凝潮後,丝桐艺业余。
yuǎn tú zēng zǎo wù, kuàng dù dé zhòng shū.
远涂憎早悟,旷度得中疏。
zi shì jīn hé jù, wú shēng shú yǔ jū.
子逝今何遽,吾生孰与居。
qǐ wú wén shì chuán, wèi yǒu mào líng shū.
岂无文士传,未有茂陵书。


相关内容11:

次韵郑彦能题端禅师丈室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寄侍读苏尚书

九日不出魏衍见过

和吴子副知海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礼武台坐化僧
    至人本无心,起灭因众缘。化尽悲愿在,留形此台颠。闻名与致敬,获福皆无前。千年一钵水,宿疾几......
  • 和魏衍元夜同登黄楼
    车马竞清夜,人物秀三楚。登临得免俗,兹楼岂时睹。同来两稚子,冠者亦四五。落落俱可人,颇亦厌......
  •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莫解丁香结,从教长苦辛。郤因千种恨,别作一家春。...
  • 送赵朝请赴苏幕
    好合同黄卷,情新更白头。胡然落丹墨,不坐致公侯。沙软留徐步,潮回趁急流。平生湖海兴,日夜逐......
  • 寄襄州程大夫
    中年为吏晚专城,不独身荣府亦荣。江汉风流见羊杜,相门经术有韦平。十年一别音书绝,万里相看骨......
  •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
    三楚风流秀士林,英词从昔动修门。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沾白兽樽。已上荐书轻一鹗,更凭诗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