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景空寺兰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7-24

游景空寺兰若

唐代  孟浩然  

唐诗三百首  抒怀  

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
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
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
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

游景空寺兰若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游景空寺兰若翻译及注释

《游景空寺兰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
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
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
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

诗意:
这首诗以游山观景的方式,表达了孟浩然在寺庙中追求宁静、放松的情感。诗中的景色描绘了山腰上的石关、青嶂、绿萝、花林和竹屿等,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探寻自然景物,诗人希望抛开尘世的琐碎事务,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感受自然的美和宁静的境界。

赏析:
1. 诗中运用了描绘自然景物的手法,以山腰石关、青嶂、绿萝、花林、竹屿等元素,通过具象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这些景物既是诗人游览山林时的具体景色,也象征了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与自在,给人以安逸和舒缓的感觉。
2. 诗中也蕴含了对尘世琐碎事务的厌倦,以及追求自由自在、放松心情的愿望。通过隔离尘世事务,融入到自然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想抛弃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态。
3. 最后两句“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点出了诗人远离尘嚣的愿望,表达了对于纷扰俗务的追求和脱离的渴望。进一步传递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的景色和表现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追求内心宁静和脱离尘嚣的愿望。诗词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使人们也能感受到这份宁静与自由的美好。

游景空寺兰若拼音读音参考

yóu jǐng kōng sì lán rě
游景空寺兰若

lóng xiàng jīng xíng chǔ, shān yāo dù shí guān.
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
lǚ mí qīng zhàng hé, shí ài lǜ luó xián.
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
yàn xī huā lín xià, gāo tán zhú yǔ jiān.
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
liáo liáo gé chén shì, yí shì rù jī shān.
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


相关内容11:

江有归舟三章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岘山饯房琯、崔宗之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崔明府宅夜观妓
    白日既云暮,朱颜亦已酡。画堂初点烛,金幌半垂罗。长袖平阳曲,新声子夜歌。从来惯留客,兹夕为......
  • 夕次蔡阳馆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明朝拜嘉庆,须著老......
  •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
  •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
  •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
  •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