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7-18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唐代  孟浩然  

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山川祈雨毕,云物喜晴开。
抗礼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翰墨缘情制,高深以意裁。
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题为《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诗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了在东斋设宴的场景,诸多学士和韩大使聚集在一起,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诗的中文译文为:
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山川祈雨毕,云物喜晴开。
抗礼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翰墨缘情制,高深以意裁。
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

诗意和赏析:
整首诗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宴会的场景。首先,郡守在宴会上以实际行动虚陈宾客的座位,然后楚国的贤才们纷纷被邀请进来。接下来,山川祈雨的仪式结束了,天空的云彩也散开,喜庆的景象显露出来。

在宴会上,大家以礼相待,尊敬韩大使,互相以酒杯敬酒,友好地畅饮。众人不禁聊起了朱仲李和和羹梅,争相赞美他们的才华和烹饪技艺。

诗的后半部分突出了诗人对学问与艺术的追求。翰墨指的是文人的笔墨,而情和制则是指厚重的情感和娴熟的技艺。诗人认为只有情与制的完美融洽,才能创作出高深的作品。

最后两句诗,沧洲和蓬莱都是传说中仙境的名称。诗人表达了沧洲趣附近,岂需追寻蓬莱的意思,暗示着诗人所在的地方已经足够美丽和令人满足,无需追求虚幻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刻画宴会的场景和抒发诗人对学问和艺术的向往,展示了一幅美好欢乐的图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拼音读音参考

hán dà shǐ dōng zhāi huì yuè shàng rén zhū xué shì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jùn shǒu xū chén tà, lín jiān zhào chǔ cái.
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shān chuān qí yǔ bì, yún wù xǐ qíng kāi.
山川祈雨毕,云物喜晴开。
kàng lǐ zūn fèng yē, lín liú yī dù bēi.
抗礼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tú pān zhū zhòng lǐ, shuí jiàn hé gēng méi.
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hàn mò yuán qíng zhì, gāo shēn yǐ yì cái.
翰墨缘情制,高深以意裁。
cāng zhōu qù bù yuǎn, hé bì wèn péng lái.
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


相关内容11: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一作宴卫明府宅遇北使)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寻梅道士(一作寻梅道士张山人)

宴荣二山池(一题作宴荣山人池亭)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沅水悠悠湘水春,临歧南望一沾巾。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 江有归舟三章
    江有归舟,亦乱其流。之子言旋,嘉名孔修。扬于王庭,允焯其休。舟既归止,人亦荣止。兄矣弟矣,......
  • 扬子津望京口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 岘山饯房琯、崔宗之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方期九日聚,还待二......
  •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文章推后辈,风雅激......
  •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