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9-05

踏莎行

宋代  陈师道  

踏莎行  

红上花梢,风传梅信。
青春欲动群芳竞。
林声鸟语带余寒,江光野色开游径。
乍雨还晴,暄寒不定。
重门深院帘帷静。
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

踏莎行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踏莎行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师道。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上花梢,风传梅信。
青春欲动群芳竞。
林声鸟语带余寒,江光野色开游径。
乍雨还晴,暄寒不定。
重门深院帘帷静。
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

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以花开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诗词的开头写道:“红上花梢,风传梅信”,表达了春天花开的喜悦,春风传递着梅花的信息。接着,诗人描述了花园中青春的景象,群芳争艳,欲望蠢蠢欲动。林间传来的鸟鸣声和江上的光景都带着残余的寒意,但是这并不妨碍游人们畅游于径路之间,欣赏着江边的野色。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春天多变的天气。乍雨还晴,暖意时而来临,时而不定。重门深院中的帘帷静谧无声,但是内心的忧愁却再次被唤起,这是因为风流病的苦恼在萦绕心头。诗词的结尾问道,这种风流病究竟是为了追求谁而生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内心的纷繁情感。作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使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和哲理。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陈师道对春天和人情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踏莎行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hóng shàng huā shāo, fēng chuán méi xìn.
红上花梢,风传梅信。
qīng chūn yù dòng qún fāng jìng.
青春欲动群芳竞。
lín shēng niǎo yǔ dài yú hán, jiāng guāng yě sè kāi yóu jìng.
林声鸟语带余寒,江光野色开游径。
zhà yǔ hái qíng, xuān hán bù dìng.
乍雨还晴,暄寒不定。
zhòng mén shēn yuàn lián wéi jìng.
重门深院帘帷静。
yòu hái rì rì huàn chóu shēng, dào shuí zhǔn nǐ fēng liú bìng.
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


相关内容11:

江如练(蝶恋花)

木兰花(高平暮秋饯别)

浣溪沙(武康社日)

河传(二之二)

减字木兰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定风波(与叶少蕴、阵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
    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诏久汀洲。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
  • 蓦山溪(次韵徐明叔)
    神仙院宇,记得春归后。蜂蝶不胜闲,惹残香、萦纡深透。玉徽指稳,别是一般情,方永昼。因谁瘦。......
  • 菩萨蛮
    相逢无处无尊酒。尊前未必皆朋旧。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欲去不胜情......
  • 浣溪沙(和前韵)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婵娟。翠鬟聊著小......
  • 满庭芳(妓女)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刘......
  • 南乡子
    夜雨滴空阶。想见尊前赋咏才。更觉鸣蛙如鼓吹,安排。惆怅流光去不回。万事已成灰。只这些儿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