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7-19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

宋代  汪莘  

四海春风曲肱裹,出入鼻端云一缕。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翻译及注释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四海春风曲肱裹,
出入鼻端云一缕。
不知案上清露珠,
漏泄傅岩梦中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书案上假寐时的情景。春风吹拂四方,轻柔的春风缠绕着他的肘部,仿佛云雾凝结在他的鼻尖。他并不知道书案上的露珠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在梦中,这些露珠如何滴落成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细致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梦幻的氛围。作者运用了春风、云雾、露珠和雨水等自然元素,将人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句"四海春风曲肱裹"中的"四海春风"意味着春天的气息遍布四方,而"曲肱裹"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轻柔地缠绕在人的肘部,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接着的"出入鼻端云一缕"通过运用云雾的形象,描绘了春风的轻盈和柔和,以及它在人的呼吸间流动的感觉。这种温柔的描绘使人感到安详和放松。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则将人的想象力延伸到书案上的露珠和梦中的雨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对梦境幻想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梦境之间的联系和交融。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梦境和幻想的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自在的心境。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共鸣,同时也引发了对梦境和想象力的思考。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拼音读音参考

bā jiān shū àn jiǎ mèi xì zuò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

sì hǎi chūn fēng qū gōng guǒ, chū rù bí duān yún yī lǚ.
四海春风曲肱裹,出入鼻端云一缕。
bù zhī àn shàng qīng lù zhū, lòu xiè fù yán mèng zhōng yǔ.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


相关内容11:

送邓谏从制干

送林孔英

黄山高

次潘别驾韵

辛酉正月初八日入郡赴高校书之约二十二日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答钱广文兰松有刚折之叹
    兰居地之阴,蔼蔼含华滋。此本不以刚,而为刚者师。松无栋梁具,何用稼冰雪。终风挠长林,常恐浪......
  • 石经春秋一代奇宝王氏为熙丰学废不用瑞安沈
    喟昔洛门初上石,未久翻遭禁书厄。沈公秘藏百载余,高阁突兀共堆积。万物散聚常横陈,汀花岩草从......
  • 奉送周和录木叔秘监其舅也
    谢傅怅何远,羊甥良自嘉。帝乡沉迹显,囹户众缧夸。钓冷客得雪,林疎处士花。衰年怕分手,闲发岸......
  • 秋兴
    闲步水南因水北,仍从山后复山前。日归海底龙方觉,月到天心虎正眠。...
  • 壬戌岁春怀
    病起南皋二月时,镜中樗散鬓成丝。不因雀噪檐间树,春雪春晴总不知。抱疾衡门与药亲,苦无筋力尚......
  • 哭郑丈四首
    忆在诸生列,曾窥太史书。泉蒙烦濬达,槁质费吹嘘。外宅宁成相,生芻早吊闾。临风两行泪,愁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