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诸葛宣义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宰
2025-09-06

挽诸葛宣义二首

宋代  刘宰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
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
达生知有道,养性更傅芳。
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挽诸葛宣义二首翻译及注释

《挽诸葛宣义二首》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
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
达生知有道,养性更傅芳。
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诸葛宣义的悼念之情。诗中以兰花和棣花作为象征,描绘了诸葛宣义在人世间的美好和芬芳。诗人认为诸葛宣义的生命如同幻化般难以预料,他既能忍受悲伤,又能享受喜悦,超脱了尘世的痛苦和欢乐。他通达生命的真谛,懂得如何修养品性,使其更加纯洁美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诸葛宣义离去的思念之情,认为他的精神将永存。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兰花和棣花的意象,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诸葛宣义的高尚品质和人生境界。兰花被赋予了初擢秀的象征,意味着诸葛宣义在人世间具有卓越的才华和品德。棣花则是一种香气芳芬的花朵,与兰花相辅相成,展示了诸葛宣义的美好和芬芳。通过这些花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诸葛宣义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诸葛宣义在人世间的幻化和超脱。诗人认为诸葛宣义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喜悦和痛苦,他能够独自忘却悲欢,超越世俗的纷扰。这种超然的境界使他能够洞察生命的真谛,理解道的奥义。他不仅通达生命的道理,还注重修养自己的品性,使其更加纯洁美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宣义离去的思念之情。诗人认为诸葛宣义离开人世时的微笑,仿佛乘着云彩飞走,表现出他超越尘世的精神。然而,诗人又提醒人们,诸葛宣义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他的存在将永恒流传。

整首诗词通过花朵的象征和对诸葛宣义境界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呈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挽诸葛宣义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zhū gě xuān yì èr shǒu
挽诸葛宣义二首

lán jiē chū zhuó xiù, dì è yì liáo fāng.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
huàn huà yīng nán liào, bēi huān dú liǎng wàng.
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
dá shēng zhī yǒu dào, yǎng xìng gèng fù fāng.
达生知有道,养性更傅芳。
yī xiào chéng yún qù, shéi zhī běn bù wáng.
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相关内容11:

过黄园

赠沈术士号金腰带

送临川王丞秩满造朝

信步

题明伦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阁夜
    小阁临江迥,疏帘带雾钩。云鸿遥影灭,滩月碎光流。诗思偏宜夜,衰髯不耐秋。渔灯三两点,隐隐荻......
  • 送同年李教秩满归闽
    雁塔同题久,相看两鬓皤。功名皆分定,安乐直钱多。绛帐归来后,青山住得麽。时流推老笔,册府欠......
  • 用前五字韵趣刘圣与建第
    君不见茅屋下,四壁床敷窄。又不见朱门中,金碧锁空宅。宅成更欲致良材,水浮陆走空山泽。茅屋区......
  • 送张端衡尉句容二首
    去乡喜见似乡人,君去家山祗比邻。令长垂髫同里社,交承握手记城闉。弦歌堂上宁忘旧,樽俎筵中必......
  • 感春
    隔溪啼鸟弄新音,绕岸蒲牙迸绿簪。花事只今强半在,不妨风雨搅春阴。...
  • 书蒋云巢诗卷后
    逸兴常同造物游,驾巢不舆世人侔。日晴紫翠开千嶂,依旧君家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