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立春后一日偶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嵲
2025-09-08

立春后一日偶书

宋代  张嵲  

薄暮春风恶,黄尘涨远山。
冥冥林霭变,冉冉鸟飞还。
作客信多畏,依人足强彦。
飘扬它日意,回首鬓毛斑。

立春后一日偶书作者简介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立春后一日偶书翻译及注释

《立春后一日偶书》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立春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薄暮春风恶,
黄尘涨远山。
冥冥林霭变,
冉冉鸟飞还。
作客信多畏,
依人足强彦。
飘扬它日意,
回首鬓毛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立春后的景象描写,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融为一体。

首先,诗人描述了春风的凶猛和黄尘的弥漫,薄暮时分的春风吹拂着大地,黄尘覆盖了远山。这种描写传达出一种荒凉和不安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变迁。

其次,诗人提到了林霭和鸟飞的变化。林霭是指树林中的雾气,在诗中被形容为冥冥变幻,给人一种神秘而迷离的感觉。鸟飞则表明了春天的到来,但飞翔的鸟儿却显得游离不定,似乎也在流动和变化之中。这些景象的描绘,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作为客居他乡的不安和归属感的缺失。他提到自己担心写信时被误解,感到言不由衷,担心自己的思想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此同时,他又提到依附于别人能够获得一种安全感,依托于他人能够变得坚强。这种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体现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人的心思在未来的日子里飘荡,他将过往的心意随风飘扬,回忆着已经斑驳的鬓毛。这些描写表明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感叹,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缅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和自我思考的矛盾,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唤起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人生沧桑的共鸣。

立春后一日偶书拼音读音参考

lì chūn hòu yī rì ǒu shū
立春后一日偶书

bó mù chūn fēng è, huáng chén zhǎng yuǎn shān.
薄暮春风恶,黄尘涨远山。
míng míng lín ǎi biàn, rǎn rǎn niǎo fēi hái.
冥冥林霭变,冉冉鸟飞还。
zuò kè xìn duō wèi, yī rén zú qiáng yàn.
作客信多畏,依人足强彦。
piāo yáng tā rì yì, huí shǒu bìn máo bān.
飘扬它日意,回首鬓毛斑。


相关内容11:

雨中感怀

春间作

掌口寺寮闻杜鹃

过平陵汉苏建所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赵公望入蜀
    异世黄叔度,宗支刘辟疆。相看不觉厌,此别讵能忘。四海兵戈满,山川道路长。去留无上策,分手鬓......
  • 再到竹山
    衰草连云鸦乱飞,荒城寂历澹寒曦。屋庐烧尽民居少,只有青山似昔时。...
  •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领客山危亦既懽,故人往往去归班。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
  • 酬王判官和九日韵
    想悬郴桂一云泥,夫子声名正日跻。乞与早移河内粟,牙牌归听报班齐。...
  •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
    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余个。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 春阴江上偶书
    小轩西下俯通津,漠漠春阴日易曛。白气冒山蒸积翠,微风过水聚轻纹。城鸦飞去秋花夕,溪雨收余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