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郎士元
2025-07-21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  郎士元  

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
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作者简介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翻译及注释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虽然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诗实际上是刘长卿的作品,但根据研究,现代学者大多倾向于这是郎士元的创作。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吴地游玩后,送走了韩司直(可能是诗人韩愈),然后回到越地游玩。诗人比喻送别韩司直如同送走了春草,表示对韩司直的深厚情意,并希望他行程顺利。同时,诗人还描绘了越地美丽的景色,明亮的岸边有残留的雪,海潮满溢,夕阳西下。最后,诗人顺便去了季子庙参观并试图渡江。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游吴还适越,
来往任风波。
复送王孙去,
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
潮满夕阳多。
季子留遗庙,
停舟试一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送别的场景,并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感情和对景色的赞美。诗人以明亮的岸边残留雪景和潮水上涨的现象来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强调了时光的流转。诗人运用婉转的语言,表达出对别离的无奈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整首诗情感绵绵,凝聚了作者对友谊、离别和美景的思考和感慨。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hán sī zhí lù chū yán líng yī zuò liú zhǎng qīng shī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

yóu wú hái shì yuè, lái wǎng rèn fēng bō.
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
fù sòng wáng sūn qù, qí rú chūn cǎo hé.
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àn míng cán xuě zài, cháo mǎn xī yáng duō.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jì zǐ liú yí miào, tíng zhōu shì yī guò.
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


相关内容11:

演兴四首·闵岭中

赠万生下第还吴)

祭张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

寄源休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宿甑山
    山中今夜何人,阙下当年近臣。青琐应须早去,白云何用相亲。...
  • 漫歌八曲·小回中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来客去客船,皆向此......
  •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
  • 晚归严明府题门
    降士林沾蕙草寒,弦惊翰苑失鸳鸾。秋中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 和题藤架
    mH々叶成幄,璀璀花落架。花前离心苦,愁至无日夜。人去藤花千里强,藤花无主为谁芳。相思历乱何......
  • 留别(一作皇甫冉诗,题作又得云字)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江云。南行更入山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