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观道二篇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10

观道二篇

宋代  黄庭坚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
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观道二篇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观道二篇翻译及注释

《观道二篇》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
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他认为圣人以仁心对待世人,对路旁的孩子们的困苦心生怜悯。虎狼舔舐自己的伤口,自我滋养,而圣人则用仁爱之心滋养他人。在天地之间,所有生灵相互认识和了解。父母同样对待万物,大道通达平和。然而,百年修行都不能完善自己的善行,需要一天一天地不断思考、学习和进步。就像虎狼有时也会悔过改过,与圣人心灵相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虎狼和圣人的行为,以及父母和大道的态度,揭示了人性和道德的不同方面。诗中的"圣人"代表了高尚的道德标准,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关怀弱者。与之相反的是虎狼,它们以自私残忍的方式生存,舔舐自己的伤口来自我滋养。通过这种对比,黄庭坚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诗中的"父母"和"大道"象征了关爱和普遍的道德准则。父母对待万物都充满爱心,而大道则是通达平和、无私的。然而,诗中也指出,要修行和培养道德品质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人们需要每天都反思和学习,才能趋近于圣人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黄庭坚对人性与道德的思考。他呼吁人们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不断反思自身,并追求道德的完善。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富有启迪意义的内容,使读者在品味中得到心灵的感悟。

观道二篇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dào èr piān
观道二篇

shèng rén yòng rén xīn, cè shāng lù bàng ér.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
hǔ láng shì wěn xuè, zì bǔ wèi yǔ jī.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
tóng zài tiān dì xián, liù záo xiāng shí zhī.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
fù mǔ lín wàn wù, dà dào shén tǎn yí.
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
bǎi nián xiū bù shàn, yī rì xǔ zhī fēi.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hǔ láng yǒu quān xīn, hái yǔ shèng rén qí.
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相关内容11: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赠嗣直弟颂十首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记梦
    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纭。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
  •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出身世丧道,解绶饥驱我。杯中得醉乡,去就不复果。岂为俗人言,达人傥余可。...
  •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城南有佳园,风物迎马首。但赏主人竹,王饮主人酒。红日媚紫苔,轻风泛春柳。...
  • 行迈杂篇六首
    杏村桃坞春三月,少有人家不出游。一顾虽无倾国色,千金肯为使君留。...
  •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急雨长风溢两河,欣然河伯顺风歌。行观东海方存少,不以黄流更自多。...
  •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漠庭数遣林牙使,羌种来窥雁塞耕。壮士看天思上策,月边鸣笛为谁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