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午日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午日三首

宋代  梅尧臣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午日三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午日三首翻译及注释

《午日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百草可当药,舟行未及收。
岸边有萧与艾,一起倾听直到寒休。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以草药与舟行作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百草"象征着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而"舟行不及收"则意味着时间的匆忙,无法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尽收眼底。在岸边,有"萧"(指萧瑟的风声)和"艾"(指艾草的香气),这是作者借以表达自然界的声音和气息,以及对自然的倾听与感知。最后一句"从听到寒休"传递了一种思考和等待的情感,人们在聆听自然声音的同时,也等待着冬天的来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时光的思考。通过草药和舟行的比喻,作者将自然界的生命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强调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珍视以及时间的无情。岸边的"萧"和"艾"则增添了一种诗意和意境,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声音和气息。最后一句"从听到寒休"则给人以思考和等待的感觉,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传递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让读者在静心欣赏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无限。

午日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wǔ rì sān shǒu
午日三首

bǎi cǎo kān wèi yào, zhōu xíng bù jí shōu.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àn páng xiāo yǔ ài, cóng tīng dào hán xiū.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相关内容11: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惜春三首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范饶州夫人挽词二首

袁大监挽词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腊酒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熟时梅杏小,独饮效......
  • 寄天台梵才上人
    常观月从东海出,想照石桥旁畔人。试问当年与今日,清光不改只如新。...
  •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樵童野犬迎人後,山葛棠梨案酒时。不畏尖风吹入牖,更教床畔觅鸱夷。...
  • 吴正仲求红梅接头
    君家梅溪上,但见梅花白。我家家树红,求枝寄归客。翦接如交情,本末不相隔。明年举酒时,醉颊生......
  •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临风一号恸,易散日......
  •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
    朝廷久清明,贤相出贤牧。贤牧又选贤,森森备官属。是以邦政修,良农播嘉谷。上无租赋逋,下有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