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9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宋代  梅尧臣  

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
山只与地灵,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获,裁为文室具。
独立笔砚间,莫使浮埃度。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翻译及注释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凿山侵古云,
破石见寒树。
分明秋月影,
向此石上布。
中又隐孤壁,
紫锦藉圆素。
山只与地灵,
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获,
裁为文室具。
独立笔砚间,
莫使浮埃度。

诗意:
该诗描绘了一块文石砚屏的景象。文石以山石为材料,经过人工凿琢而成,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纹理。诗人通过描写文石砚屏的外观和所蕴含的意境,表达了对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文石砚屏的神秘和美感。首两句"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描绘了文石的形状,仿佛是从古山中凿取而出,石上还留有寒秋树影。接下来的两句"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表现了透过秋月的光影,照耀在文石上,使其更加明晰可见。

下半部分的描述中,"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揭示了文石内部的隐秘和高雅。文石内部形成了一道孤壁,上面覆盖着紫色的锦绣,形成一种高贵而素雅的氛围。

接着的两句"山只与地灵,暗巧不欲露"表达了文石与自然的融合,它既具有山的灵性,又有地的精华,如此巧妙而又不愿被过多揭示。

最后两句"乃值人所获,裁为文室具。独立笔砚间,莫使浮埃度"表达了对文石的珍藏和使用的态度。文石经人的发现和获得,被用来打造成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在书写之时,应注意不要让浮尘落在笔砚之间,以免影响书写的纯净和雅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文石砚屏的形态和意蕴,展示了作者对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的赞美之情,既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崇敬之意,又表现了文人雅士对文房雅器的珍视和对艺术的追求。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ōu yáng yǒng shū wén shí yàn píng èr shǒu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záo shān qīn gǔ yún, pò shí jiàn hán shù.
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
fēn míng qiū yuè yǐng, xiàng cǐ shí shàng bù.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zhōng yòu yǐn gū bì, zǐ jǐn jí yuán sù.
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
shān zhǐ yǔ dì líng, àn qiǎo bù yù lù.
山只与地灵,暗巧不欲露。
nǎi zhí rén suǒ huò, cái wéi wén shì jù.
乃值人所获,裁为文室具。
dú lì bǐ yàn jiān, mò shǐ fú āi dù.
独立笔砚间,莫使浮埃度。


相关内容11:

七夕

凝碧堂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路咏

杂诗绝句十七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晓陌行车过,交相叹且惊。荀龙闻一蜕,穆骏失全鸣。不复中画直,空余左史成。绪言犹在耳,尚想见......
  • 绍岩上人宁亲
    尔教禁足不出户,盛夏畏蹈蝼蚁踪。赤日去省已亡律,曷若冠带共甘浓。...
  •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叹此微末迹,见公三十年。贵为天子相,能择大夫贤。东第门阑在,南州陇隧延。立碑思叔子,堕泪岘......
  • 宣麻
    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莫惊除拜峻,自是战功优。壮士颇知勇,诸儒方贵谋。淮西封亦薄,裴度死......
  • 桃花源诗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
  • 午日三首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