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午日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9

午日三首

宋代  梅尧臣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午日三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午日三首翻译及注释

《午日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楚国风俗的怀念和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他对饮酒的欢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身处异乡的无奈之感,不禁怀念起楚国的风俗习惯和过去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下面分析每一句的意义:

-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异乡虽然有酒可饮,但没有菖蒲根作为调料,使得饮酒的滋味不完整。菖蒲是古代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增添酒的香气和口感。作者用这句话来暗示自己身处异乡时的无奈之感,他虽然有酒可喝,但缺少了故乡的氛围和调料,使得饮酒的乐趣不再完美。

-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楚国风俗的怀念和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楚国是中国古代七雄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与风俗。作者在异乡时,内心空虚,怀念着楚国的风俗习惯,这种怀旧情感使得他的灵魂感到沉重和悲伤。"角黍"指的是楚国的一种特产的小米,这里用来象征楚国传统文化和习俗。通过描绘作者的思乡之情,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楚国风俗的怀念,作者成功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浓郁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午日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wǔ rì sān shǒu
午日三首

yǒu jiǔ bù bìng yǐn, kuàng wú chāng pú gēn.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kōng huái chǔ fēng sú, jiǎo shǔ diào chén hún.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相关内容11:

路咏

杂诗绝句十七首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田家四时

梅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桃花源诗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
  • 宣麻
    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莫惊除拜峻,自是战功优。壮士颇知勇,诸儒方贵谋。淮西封亦薄,裴度死......
  •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山只与地灵,暗巧不......
  • 悼亡三首
    结发为夫妇,於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
  • 朝二首
    鹅鸭出栏去,儿童临水驱。欲开花泫露,聚噪鸟窥厨。秣马刈抯草,买薪嫌五铢。钱刀岂今古,村叟一......
  • 泪
    平生眼中血,日夜自涓涓。泻出愁肠苦,深於浸沸泉。红颜将洗尽,白发亦根连。此恨古皆有,不须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