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王龙图知江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9

王龙图知江陵

宋代  梅尧臣  

捧诏出荆州,天心寄远忧。
行车残残雪,寒色犯轻裘。
祖軷山川阁,歌骊道路愁。
吏迎多越乘,兵卫粲吴钩。
地与蛮溪接,江通汉水流。
风宜橘林赋,俗尚竹枝讴。
樽俎思畴日,烟云感旧游。
终当劳待从,宁久渚宫留。

王龙图知江陵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王龙图知江陵翻译及注释

《王龙图知江陵》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讲述了他捧诏出荆州、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捧着皇帝的诏书,我出发前往荆州,心中忧虑重重。行车时,雪花翻飞,冷意透过轻薄的衣裘。经过祖庙和山川,走过歌唱着的骊山道路,心中感到无限愁苦。路上,官员们坐在越国的车上,士兵们手持着锋利的吴钩。这里的土地与蛮族的溪流相接,江水汇入汉水。这里的风光宜于赋诗写橘林,人们风俗则喜欢唱竹枝曲。想到饮宴之时,便想起昔日的游乐,烟云之中,感慨万千。最终,我将不得不劳心费力,等待着回归,不愿久留渚宫。

诗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出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他的行车途中所见所感。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在远离家乡的异地,经历了孤独和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细腻的描写了路途中的风景和人物,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行车途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的感悟和情感。诗人以自然景观和人文风俗为线索,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感叹抒发。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群的观察,表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诗人的感悟,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景观。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王龙图知江陵拼音读音参考

wáng lóng tú zhī jiāng líng
王龙图知江陵

pěng zhào chū jīng zhōu, tiān xīn jì yuǎn yōu.
捧诏出荆州,天心寄远忧。
xíng chē cán cán xuě, hán sè fàn qīng qiú.
行车残残雪,寒色犯轻裘。
zǔ bá shān chuān gé, gē lí dào lù chóu.
祖軷山川阁,歌骊道路愁。
lì yíng duō yuè chéng, bīng wèi càn wú gōu.
吏迎多越乘,兵卫粲吴钩。
dì yǔ mán xī jiē, jiāng tōng hàn shuǐ liú.
地与蛮溪接,江通汉水流。
fēng yí jú lín fù, sú shàng zhú zhī ōu.
风宜橘林赋,俗尚竹枝讴。
zūn zǔ sī chóu rì, yān yún gǎn jiù yóu.
樽俎思畴日,烟云感旧游。
zhōng dāng láo dài cóng, níng jiǔ zhǔ gōng liú.
终当劳待从,宁久渚宫留。


相关内容11:

铁獭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一时会堂二首

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浮来山
    秦鬼驱卯沙,聚结无苍翠。谁云海上移,能与潮浮至。洞嘘蛟鼍腥,庙画风雷异。云母今有无,庶为仙......
  • 和欲雪二首
    雪欲漫天落,云初著地垂。臂鹰过野健,走马上冰迟。公子多论酒,骚人自咏诗。都无少年意,只卧竹......
  •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桃李杂山樱,红白开繁枝。楸英独步媚,淡紫相参差。大叶与劲干,簇萼密......
  • 县斋对雪
    密雪夜来积,起见万物春。山川忽改色,草木一以新。古邑失荒秽,王路覆平均。从兹庆丰年,蹈咏惭......
  • 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
    南国易悲愁,西风起高树。枯荷复送雨,度雁宁知数。欲问北来音,系书复若故。冥飞杳无迹,弋者徒......
  • 寄题张令阳翟希隐堂
    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旷然箕山情,复起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