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病假中南亭闲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0

病假中南亭闲望

唐代  白居易  

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病假中南亭闲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病假中南亭闲望翻译及注释

《病假中南亭闲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欹着枕头不去理会公务,
两天来门户紧闭。
始终明白作为官员,
若不生病就得不到闲暇。
我在闲暇中的心思并不远离,
坐在小亭子里。
西侧竹梢上,
我看见了太白山。
远远地羡慕峰顶的云,
对比起我这尘埃中的颜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白居易在病假期间闲暇时的心境和所见所想。诗人在病中欹着枕头,不再理会公务,两天来门户紧闭,开始意识到作为官员,如果没有生病,就无法得到真正的闲暇。然而,即使在闲暇中,他的心思也没有远离,而是坐在小亭子里,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景物。在小亭子的西侧,他看到了太白山,远远地羡慕山顶上的云,感叹自己与尘世的差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病假中的闲暇景致和内心感受。通过对比诗人与尘世的对立,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向往。诗中的中南亭是一个寂静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远离喧嚣和烦恼,沉浸在宁静的心境中。他的目光投向西侧的竹梢,看到了太白山的壮丽景色,这景色成为他内心的寄托和憧憬。太白山象征高远和纯洁,而尘中的颜色则象征尘世的浮躁和烦恼。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高尚理想和宁静心境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闲暇和宁静心境的向往。它反映了唐代文人士人生活的一面,同时也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然和理想的热爱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病假中南亭闲望拼音读音参考

bìng jià zhōng nán tíng xián wàng
病假中南亭闲望

yī zhěn bù shì shì, liǎng rì mén yǎn guān.
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shǐ zhī lì yì shēn, bù bìng bù dé xián.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xián yì bù zài yuǎn, xiǎo tíng fāng zhàng jiān.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xī yán zhú shāo shàng, zuò jiàn tài bái shān.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yáo kuì fēng shàng yún, duì cǐ chén zhōng yán.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相关内容11:

归田三首

酬乐天叹损伤见寄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

赋得玉卮无当(韵取卮字)

闺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东都别乐天二首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
  • 赠崔元儒
    殷勤夏口阮元瑜,二十年前旧饮徒。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些些风景闲犹在,事事颠狂老......
  • 逢白公
    远路事无限,相逢唯一言。月色照荣辱,长安千万门。...
  • 春游二林寺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华原磬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工师小贱牙旷稀,不辨邪声嫌雅正。正声不屈古调高,钟律参差管......
  • 哭刘敦质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如何天不吊,穷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