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从夫赴雁门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董少玉
2025-09-10

从夫赴雁门

明代  董少玉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从夫赴雁门翻译及注释

《从夫赴雁门》是明代董少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雁门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妻子与丈夫分离的情景。诗人通过雁门的黄沙、烽火和角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凄之情。风月景象失去了往日的美丽,草木也因时光的流逝而凋零。诗人的丈夫是一名逐臣,被迫离开家乡,妻子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不禁流下了眼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的背景和一个妻子的离别之痛。诗中的雁门被描绘成一片黄沙地,象征着边疆的荒凉和动荡。烽火连绵不断,角声嘹亮,形成了诗人内心悲凄情绪的音景。风月的凄美与诗人内心的哀伤相互呼应,草木的凋零也暗示着岁月流转无情。最后两句表达了妻子作为逐臣的妻子,面对丈夫离去的痛苦,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对战乱岁月的无奈。诗人通过描绘雁门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边塞的艰难和动荡,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普通妻子在丈夫离去时的悲伤和无奈。这首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战争和离别的痛苦的共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从夫赴雁门拼音读音参考

cóng fū fù yàn mén
从夫赴雁门

yàn mén xī jìn hú, yī piàn huáng shā dì.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fēng huǒ yè lián tiān, jiǎo shēng rù yún jì.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fēng yuè jǐn bēi qī, cǎo mù duō qiáo cuì.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kuàng shì zhú chén qī, nà néng bù sǎ lèi.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相关内容11:

春日偶成

五十篇

寄王百谷

秋雁

金陵咏怀古迹四首 善泉池(一名九曲池,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宫词(二首)
    西飞紫燕落花多,岁岁惟愁老去何。别却昭阳人更远,经年翠辇不曾过。...
  • 张道士山房
    徙倚诗成午照余,仙家宫府半楼居。醉来也有回仙兴,自擘黄柑蘸酒书。...
  • 赋得春园美人
    晓日新妆竟,盈盈度曲梁。露裙沾蝶粉,风佩杂莺簧。暗泪将花落,春心见柳伤。影池双黛浅,似忆画......
  • 滇中词三首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 临清柳枝词二首
    结束腰肢细可怜,女奴相送上秋千。风光又是清明近,堕却金钗记去年。...
  • 采莲曲(二首)
    看山望湖南,乘风望湖北。绰约荡轻舟,荷花减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