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偓
2025-07-18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

唐代  韩偓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作者简介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翻译及注释

登上南神光寺塔院(也有人题作登上南台僧寺)
韩偓

无奈离情复回回,
迫使离怀登高台。
中华大地延至城,
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季花开长见雨,
一个冬天无雪雷。
太阳领域紫气现,
试看太阳树病眼开。

中文译文:
无奈多情而多次离别,
只能强忍离别之情登上高台。
中华大地蔓延到城边,
外国的云雾从岛上飘来。
四季花开时常有降雨,
而在一个冬天却没有雪而闻雷声。
太阳领地上出现紫气,
我们试图仰望扶桑树病眼睁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韩偓写给南神光寺塔院的一首登高诗。作者表达了对别离的痛苦和对离别地的思念之情。他描述了他登上高台的景象,眺望着远方的中华大地和从岛上飘来的外国云雾。他又描绘了四季花开长见雨,但在一个冬天却听到雷声而没有雪的奇特现象。最后,他表达了对太阳领域出现紫气的观察和对扶桑树病眼睁开的期盼。

这首诗以离别和对家乡的思念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自然现象来表达情感。作者用简练而准确的描述,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风景相结合,使诗中的思想更加深刻。通过反复使用“离”和“别”的字眼以及一些形容词、动词的运用,亦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朴实而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动。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nán shén guāng sì tǎ yuàn yī běn tí zuò dēng nán tái sēng sì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

wú nài lí cháng rì jiǔ huí, qiáng shū lí bào lì gāo tái.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zhōng huá dì xiàng chéng biān jǐn,
中华地向城边尽,
wài guó yún cóng dǎo shàng lái.
外国云从岛上来。
sì xù yǒu huā zhǎng jiàn yǔ, yī dōng wú xuě què wén léi.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rì gōng zǐ qì shēng guān miǎn, shì wàng fú sāng bìng yǎn kāi.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相关内容11:

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

鲛绡

海棠图

送僧归日本国

秋宿天彭僧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上旅泊
    汀洲一夜泊,久客半连樯。尽说逢秋色,多同忆故乡。孤冈生晚烧,独树隐回塘。欲问东归路,遥知隔......
  • 早起探春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烟柳半眠藏利脸,雪梅含笑绽香唇。渐因闲暇思量酒,必怨颠狂泥......
  • 赠僧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
  • 还俗尼(本是歌妓)
    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
  • 三月二十七日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因有是作
    江中春雨波浪肥,石上野花枝叶瘦。枝低波高如有情,浪去枝留如力斗。绿刺红房战褭时,吴娃越艳醺......
  • 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自吟自泣无人会,肠断蓬山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