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报具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9-08

报具阙

宋代  方岳  

百不如人且罢休,又携书册上孤舟。
归欤雅有一黄犊,愧甚何来双白鸥。
但得浊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
研冰自补山人处,莫为区区费庙筹。

报具阙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报具阙翻译及注释

《报具阙》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事情都不如人家,还是罢休吧,
我又带着书籍坐在孤舟上。
回到家中,雅致的有一只黄毛犊,
我感到非常惭愧,为什么有双白鸥呢?
只要有浊醪供给燕社饮用,
就能无妨地侍奉明月和老菟裘。
我在山人的地方研究冰雪自我修补,
不必为区区的祭祀费心思。

诗意:
《报具阙》表达了作者方岳的一种清贫自足、宁静自在的心态。诗中,作者以自嘲和自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不如他人的境况,但并不以此为忧。他坐在孤舟上,带着书籍,回到家中后,看到家中雅致的环境,不禁感到惭愧。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沮丧,而是以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享受着浊醪和明月的陪伴。最后,他表示自己在山中修炼自己,不需要为了区区的祭祀而费心思,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

赏析:
《报具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怀。诗中的对比手法,将自己的不如人之处与家中雅致的环境相对照,通过自嘲和自省,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山中研究冰雪,不为俗务所累,表达了对自然和心灵的追求,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境界。

诗词中的"浊醪"和"明月"都是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浊醪是一种粗糙的美酒,代表着俗世的欢愉和纯朴的生活。明月则象征着高洁、纯净和远离尘嚣的境界。诗人以这两者为伴,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己的贫穷和不足的反思,凸显了对内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对于物质和名利并不过分追求,以清贫自足的心态过上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报具阙拼音读音参考

bào jù quē
报具阙

bǎi bù rú rén qiě bà xiū, yòu xié shū cè shàng gū zhōu.
百不如人且罢休,又携书册上孤舟。
guī yú yǎ yǒu yī huáng dú, kuì shén hé lái shuāng bái ōu.
归欤雅有一黄犊,愧甚何来双白鸥。
dàn dé zhuó láo gōng yàn shè, bù fáng míng yuè lǎo tú qiú.
但得浊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
yán bīng zì bǔ shān rén chù, mò wèi qū qū fèi miào chóu.
研冰自补山人处,莫为区区费庙筹。


相关内容11:

百十一弟致陶印

次韵别友

送五尉归觐

送石孙赴童科

山居七咏·中隐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谢从之以表闾投赠
    长杨奏赋三十年,已甘老死穷山巅。醉眠独宿秋风前,此岂有意声名传。如驽伏枥不受鞭,要与騕褭难......
  • 时事
    閒身久矣属烟波,时事谁传到钓蓑。无一可忻真老矣,有三太息奈渠何。君为尧舜宁非幸,人在羲皇不......
  • 陈帐管尊公挽诗
    不独於书癖,论边语亦奇。丘园身竟老,场屋世谁知。客下陈蕃榻,人传窦谏碑。九华山翠外,烟草正......
  • 与蔡吏部林直院别江楼
    又抛蓑笠出山来,那得江鸥不见猜。一醉真成吞溟涬,三人曾共住蓬莱,翰林词伯玉为骨,直指绣衣霜......
  • 除夜宿桐庐
    才有佳山便歇程,岛烟汀雨正关情。世於吾道亦聊尔,我与梅花各瘦生。无处不曾供夜话,有田谁肯废......
  • 行田
    老农具榻茅茨底,准拟先生欲岸巾。笑道已呼儿贳酒,月明且不厌空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