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19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宋代  李曾伯  

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姨我亦苍颜。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翻译及注释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倚着栏杆眺望远方,山峦容颜已经苍老。恍如回忆起曾在吴会上驰骋的情景,仿佛要追随飞鸿飞过汉关。草木同我一起感叹岁月的匆匆流逝,古今不变只有江山永存。幸好天公眷顾,没有风雨的侵袭,我轻轻一笑,黄花也舍不得掉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登上益昌锦屏山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岁月流转和江山变幻的思考。诗人站在栏杆旁,眺望远方的山峦,感叹山容已经苍老,暗示自己的衰老与岁月的流逝。在诗人的回忆中,他仿佛回到了曾经在吴会上奔驰的情景,追逐着飞越汉关的飞鸿。诗人与草木一起感叹岁月的短暂,却又坚信古今江山永恒。诗的末尾,诗人庆幸天公眷顾,没有风雨的侵袭,他微笑着,黄花也不舍得凋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山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江山的眷恋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将个人的感受与大自然相结合,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对比和融合。诗词中的“重阳登益昌锦屏山”是一种象征,具有登高远望、放眼世界的意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江山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拟逐飞鸿度汉关”是对诗人年少时奔驰的回忆,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怀念和对曾经激情奔放岁月的向往。而“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表明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他认为尽管岁月荏苒,但江山却历久弥新,承载着古今的传承。

整首诗词以平和、闲适的语气展开,既有对岁月的感叹,又有对江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与个人情感的融合,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江山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短暂和瞬息即逝的领悟。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江山永恒的深切感慨,展示了李曾伯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力。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yáng dēng yì chāng jǐn píng shān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xǐ yǐ lán gān mù sòng jiān, shān róng yí wǒ yì cāng yán.
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姨我亦苍颜。
huǎng sī xì mǎ dēng wú huì, nǐ zhú fēi hóng dù hàn guān.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
cǎo mù yǔ jù jiē suì yuè, gǔ jīn wú yàng zhǐ jiāng shān.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
tiān gōng xìng zì wú fēng yǔ, yī xiào huáng huā fēn yě qiān.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


相关内容11:

壬子劝驾

过西海隘即事

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

除夜

沁园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士有似之音,异世而同科。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於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叩舷欠孺子,一赋沧......
  •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壤厦千秋隔,潸然老......
  • 以劝分出伏龙因谒武侯庙
    庐存龙去迹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成败论人陈寿史,功名余恨少陵诗。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夸十......
  • 除夜
    挑尽寒灯岁又残,一年弹指几悲欢。人情何啻吴江冷,世路从来蜀道难。春酒正须今夕共,梅花并作百......
  • 固城湖边即事
    孤舟横岸水潺湲,野色天成一段闲。十数牧儿黄犊侧,两三钓叟白鸥间。丛丛烟树谁家市,浅浅云峦甚......
  • 雪夜不寐偶成
    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忽然风递清香至,花在谁家园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