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巫山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9-11

巫山高

唐代  戴叔伦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陆行巉岩水不前。
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
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
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巫山高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巫山高翻译及注释

《巫山高》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这首诗以巫山为背景,描绘了巍峨高耸的巫山和其中的壮丽景色。诗中出现了巫山的险峰,以及瞿塘江的喧嚣和洄游的河水。通过描写巫山和瞿塘江的景色,诗人表达了他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在诗中,诗人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巫山的壮丽和瞿塘江的喧嚣。巫山高耸入云,峰峦云雾缭绕,如同插入天空。瞿塘江如琴弦一般急促嘈杂,洄游的水流势头强劲,仿佛要颠覆掉船只。诗人运用了云梯、百丈和陆行巉岩等形象,形容了巫山的险峻和水势的凶猛,表达了人们无法轻易逾越这些障碍的意象。

接着,诗人以巫山和瞿塘江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他洒下泪水,向流水诉说心中的愁思,而这些泪水最终汇入东海。他凝望着明亮的月光,感慨明月自圆其夜,而自己的故乡却离他遥远。最后,他回首故乡,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而他自身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感到迷茫无助。

整首诗以巫山和瞿塘江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乡和无助情感。巫山和瞿塘江作为具体的景物,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感情表达,展示了戴叔伦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感悟。

巫山高拼音读音参考

wū shān gāo
巫山高

wū shān é é gāo chā tiān, wēi fēng shí èr líng zǐ yān.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qú táng cáo cáo jí rú xián,
瞿塘嘈嘈急如弦,
huí liú shì nì jiāng fù chuán.
洄流势逆将覆船。
yún tī qǐ kě jìn, bǎi zhàng nà néng qiān?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lù xíng chán yán shuǐ bù qián.
陆行巉岩水不前。
sǎ lèi xiàng liú shuǐ, lèi guī dōng hǎi biān.
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
hán chóu duì míng yuè,
含愁对明月,
míng yuè kōng zì yuán.
明月空自圆。
gù xiāng huí shǒu sī mián mián, cè shēn tiān dì xīn máng rán.
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相关内容11:

潘处士宅会别

湘川野望

早秋江行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明皇帝挽歌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
  •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
    卓绝明时第,孤贞贵后贫。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笔下调金石,花开领搢绅。那堪归葬日,哭渡柳......
  • 寄孟郊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闲门长薜萝。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岩雪......
  • 行营送马侍御
    万里羽书来未绝,五关烽火昼仍传。故人多病尽归去,唯有刘桢不得眠。...
  •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共访青山寺,曾隐南朝人。问古松桂老,开襟言笑新。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予洗肠中酒,君濯缨......
  • 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衙推
    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每听寒笳离梦断,时窥清鉴旅愁多。初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