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孟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9-10

寄孟郊

唐代  戴叔伦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闲门长薜萝。
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寄孟郊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寄孟郊翻译及注释

《寄孟郊》是戴叔伦写给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乱世中生活的困境和对世事的失望。诗人提到城郭已经荒芜,到处都是荒废的门户,长满了野生的薜萝。他认为社会上的人们太过于追求名利,对于修养和道德的追求却很浅薄。然而,诗人也表达了他对离尘寻道的向往,对山中的僧侣生活充满了羡慕和喜悦之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归自然的场景。他醉醺醺地走在花径上,看到云雾漫过他的鞋。他停止了樵夫的工作,来到松岩中,穿上雪覆盖的斗篷。他在这些幽静之地期待着与他的知己相会,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载着酒,倾听他们高歌的演唱。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乱世的无奈和对于离尘寻道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城市和山野的景物,宣扬了对于修养和道德的追求。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不满。同时,诗中自然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愿望。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抱怨,又有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

诗中没有明确的中文译文,因此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大致的翻译:

乱馀城郭怕经过,
到处闲门长薜萝。
用世空悲闻道浅,
入山偏喜识僧多。

醉归花径云生履,
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
何时载酒听高歌。

大致译文:

乱世之后,城墙和郭塞都变得冷清,
到处都是关上的门,长满了野生的薜萝。
对于这个世界的功利空虚和对真理的浅薄感到失望,
进山一片喜悦,因为那里有很多僧侣在修行。

醉醺醺地回家在花径上走过,
云雾从鞋上升起。
放下伐木的工作,来到松岩中,
穿上覆盖着雪的斗篷。
在石头上我等待着一个幽静的约定,春天又将逝去,
不知何时才能带上酒,听那高歌唱起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乱世的无奈和对于理想的追求,通过城市与山野的对比展现了对于修养和道德追求的态度。同样地,自然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向往宁静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整首诗充满了对现实的抱怨,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思想和情感。

寄孟郊拼音读音参考

jì mèng jiāo
寄孟郊

luàn yú chéng guō pà jīng guò, dào chù xián mén zhǎng bì luó.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闲门长薜萝。
yòng shì kōng bēi wén dào qiǎn,
用世空悲闻道浅,
rù shān piān xǐ shí sēng duō.
入山偏喜识僧多。
zuì guī huā jìng yún shēng lǚ, qiáo bà sōng yán xuě mǎn suō.
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岩雪满蓑。
shí shàng yōu qī chūn yòu mù, hé shí zài jiǔ tīng gāo gē.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相关内容11:

麓山寺会送尹秀才

和金吾裴将军使往河北宣慰…兼寄赵侍郎赵卿拜陵未回

送张评事

潘处士宅会别

湘川野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使蓟门
    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
  • 精舍对雨
    空门寂寂澹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向白云晴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三字分韵,牟得同字)
    仙客诚难访,吾人岂易同。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药畹琼枝秀,斋轩粉壁空。不题三五字,何以达......
  •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
    卓绝明时第,孤贞贵后贫。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笔下调金石,花开领搢绅。那堪归葬日,哭渡柳......
  • 明皇帝挽歌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
  • 巫山高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