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湘川野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9-09

湘川野望

唐代  戴叔伦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湘川野望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湘川野望翻译及注释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
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
楚云湘水各悠悠。

译文:

湘川的野望

王怀着雄心壮志和奸佞之人密谋,
却听说忠臣们已经陷入乱世之中。
如今登高望望,却看不到任何希望,
楚云遥遥不可及,湘水悠然流淌。

诗意:

这首诗以湘川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戴叔伦对乱世的无奈和忧虑之情。诗人首先提到王室的王公在与佞臣一起密谋,然后得知忠臣为国家的事业而献身,面临乱局。然而,诗人怀揣着对国家的希望,登上高山俯瞰,却无法看到任何前景。最后,他以楚云和湘水比喻国家的境况,表达了对乱世的忧心忡忡。

赏析:

《湘川野望》是一首唐代的七言律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诗中运用了山水和乱世的对比,将个人的思念与国家的忧虑相结合。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私利而与佞臣勾结,无视忠臣们的忠诚。忠臣们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却被卷入乱流之中,使国家陷入动荡。诗人站在高山之上,望着远方的楚云和湘水,感叹国家的境况如同湘水一般悠悠流淌。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怀之情。整首诗既抒发了诗人个人对于国家和时代的忧虑,也表达出了他对忠臣们的钦佩和同情之情。

湘川野望拼音读音参考

xiāng chuān yě wàng
湘川野望

huái wáng dú yǔ nìng rén móu, wén dào zhōng chén rù luàn liú.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jīn rì dēng gāo wàng bú jiàn, chǔ yún xiāng shuǐ gè yōu yōu.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相关内容11:

中牟县经鲁公庙(尝修名臣略,系司徒公)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

皇帝感词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

洛下闲居夜晴观雪寄四远诸兄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潘处士宅会别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复此悲行子,萧萧逐......
  • 送张评事
    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 和金吾裴将军使往河北宣慰…兼寄赵侍郎赵卿拜陵未回
    飞轩不驻轮,感激汉儒臣。气慑千夫勇,恩传万里春。古原收野燎,寒笛怨空邻。书此达良友,五陵风......
  • 早秋江行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
  •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单车不可驻,朱槛未......
  •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天宫宝器隋朝物,锁在金函比金骨。开函捧之光乃发,阿修罗王掌中月。五云如拳轻复浓,昔曾噀酒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