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新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3

新猿

唐代  贯休  

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
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
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
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

新猿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新猿翻译及注释

《新猿》诗词的中文译文:

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
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
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
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描写了猿猴在树枝上的活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和名利的思考。

诗中的“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表达了猿猴在自然环境中活动的平常景象,并且强调了树上猿猴的众多。接下来的“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描绘了猿猴突然跃入高枝的情景,引起读者的思考,暗指人生的多变和难以预测。

“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借风吹动猿猴的声音,月光映照猿猴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寂寞和忧伤的意象,也反映了文人的心境和情感。最后两句“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用嘲讽的口吻讲述了许多人追求名利的艰辛和无可避免的执著,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描述,展示了贯休独特的意象与写景能力。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一幕幕,诗人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将人生百态融入其中,凸显出对名利奔波的幽默与讽刺。这也使得本诗的底色颇为深意,读之可得到启示,不仅让人感叹自然界的奇妙,也反思了追逐名利的荒谬和无常。

新猿拼音读音参考

xīn yuán
新猿

xún cháng kàn bú jiàn, huā luò shù duō tái.
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
hū xiàng gāo zhī fā, yòu cóng hé chǔ lái.
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
fēng qīng shēng gèng jiē, yuè kǔ yì mí āi.
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
duō shǎo qiú míng zhě, nián nián bèi ěr cuī.
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


相关内容11:

送卢舍人三首

上宋使君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山居

赠卢逸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览李秀才卷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因嗟和氏泪,不是等......
  •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莫道苍苍意,苍苍眼......
  • 古镜
    轩后红炉独铸成,藓痕磨落月轮呈。万般物象皆能鉴,一个人心不可明。匣内乍开鸾凤活,台前高挂鬼......
  • 寄山中伉禅师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秋风溪上路,终愿一......
  • 送王炼师归嵩岳
    飘然绿毛节,杳去洛城端。隔水见秋岳,兼霜扫石坛。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迥与人寰别,劳生不......
  •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
    捧诏动征轮,分飞楚水滨。由来真庙器,多作伏蒲人。舍鲁知非愿,朝天不话贫。沙头千骑送,岛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