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9-10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唐代  贯休  

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
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
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
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翻译及注释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江南百姓对唐玄宗安康的祈愿和期盼,以及大自然的变迁和气象的反应。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
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
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
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

诗中的“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表达了百姓对乱世的焦虑和不安。他们日夜接到战书催促动员,战争的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江南百姓的期待和祈愿,希望唐玄宗能够带领朝廷早日回归,带来和平与安宁。这种期盼用“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来表达,黎庶指的是百姓,泰指国家安宁。百姓期待着皇帝的驾临,希望国家早日恢复稳定。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述了大自然的变迁和气象的反应。夏日的收取租税已经减少了,而秋天却突然传来雷声。这表明夏天已经过去,秋天的到来预示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最后两句“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则是诗人对大自然变迁的赞叹。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拟人手法,将大自然拟作人的形象,形容秋天的天空宽广无垠,对人们的命运和祈愿都早有所知。

整首诗词将百姓的期待与大自然的变迁相结合,描绘了大唐时代人们的苦难和希望的景象,以及自然界对人事的应和。诗意深远,给人以共鸣,也表达了当时社会不稳定的背景。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拼音读音参考

dà jià xī xìng qiū rì wén léi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jūn shū rì rì cuī, chǔ chù qǐ chén āi.
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
lí shù hé yóu tài, luán yú zǎo wǎn huí.
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
xià zū fāng jiǎn shí, qiū rì gèng wén léi.
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
mò dào cāng cāng yì, cāng cāng yǎn shén kāi.
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


相关内容11:

题师颖和尚院

边上作三首

送卢舍人三首

上宋使君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古镜
    轩后红炉独铸成,藓痕磨落月轮呈。万般物象皆能鉴,一个人心不可明。匣内乍开鸾凤活,台前高挂鬼......
  •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平生无限事,只有道......
  • 闻新蝉寄桂雍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卷帘花动月,冥目砌生云。终共谢时去,西山鸾......
  • 览李秀才卷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因嗟和氏泪,不是等......
  • 新猿
    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多少求名者,年年被......
  • 寄山中伉禅师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秋风溪上路,终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