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示诸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6

示诸子

宋代  苏辙  

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示诸子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示诸子翻译及注释

《示诸子》是苏辙(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子才不恶,
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
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
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
何处有飞翻。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自省的态度,表达了苏辙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通过对诸子才能和功名追求的反思,以及对家庭和乡土情怀的回忆,表达了苏辙对于追求理想和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满足的思考。

赏析:
《示诸子》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首先,诗中提到"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表明了苏辙对于文人才能和功名追求的怀疑态度。他认为,才能和功名追求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可能会使人忽视更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和乡土的思念之情。"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表明了苏辙对贫困和困境下的父母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然后,苏辙通过"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选择。他认为,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盲目追逐功名。他选择了身心闲适的生活方式,去修养自己的内心,培养自己的源泉。

最后两句"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苏辙对于自身的期许。他将自己比作游鱼,希望能够摆脱纷繁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更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苏辙对于人生追求和内心平静的思考。他以自身为例,通过对诸子才能和功名的反思,表达了对于内心真正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家庭和乡土情怀的珍视。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对内心真正需求的追求。

示诸子拼音读音参考

shì zhū zǐ
示诸子

zhū zǐ cái bù è, gōng míng jiù yǒu yán.
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
qióng chóu niàn fù mǔ, xīn lì jìn tián yuán.
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
zhì zài yào xū mìng, shēn xián qiě yǎng yuán.
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yóu yú tuō yuān shuǐ, hé chǔ yǒu fēi fān.
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相关内容11: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

送王太博抽赴阙

送宣笔与成都司理刘大著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六四望亭

送武屯田赴峡路均输兼简臧殿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司马池归夏台
    芳草垂杨弄色初,山中好酒想踌踟。他时驷马乘如祖,莫忘今朝跨蹇驴。...
  • 赠安邑知县方寺丞
    寻常少往还,门静似居山。书为传家秘,琴因国忌闲。坐衙更鹤氅,行乐到禅关。约我休官后。邻居竹......
  • 秋夜与陈孟话别
    草堂灯暗雨萧萧,欲话分携重郁陶。何事琴中犹怨切,凄凉调里鼓离骚。...
  • 赠惠崇上人
    张籍眼昏心不昧,崇师耳聩性还聪。是非言语徒喧世,赢得长如在定中。...
  • 送端上人南归
    相寻如有事,独去似无依。海内山游遍,江边寺始归。题诗当路少,乞食入城稀。肯学寻常辈,忙忙为......
  • 解城条山
    万仞云根泉,清泠濯我足。森森沧爪甲,凛凛寒肌肉。来初自试探,坐久频舒缩。触开浪花白,踏破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