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食黍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食黍行

宋代  王安石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食黍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食黍行翻译及注释

诗词:《食黍行》

中文译文:
兄弟相互残杀,李斯父子被族诛。
富贵常常带来灾祸,贫贱亦难逃离痛苦。
无论身在南方还是北方,亲人怎能常在身侧。
曾以为黍米熟后同炊,忽然看见陇上黄黍离离。
行路中的游人忽然不再回来,从那时起食黍心中充满悲哀。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以描述人生的无常和悲凉为主题。诗中描绘了周公兄弟相互残杀、李斯父子遭受族诛的悲惨场景,表达了权谋和亲情的冲突。诗人通过富贵贫贱两种不同的处境,表达了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人生都难以摆脱痛苦和困境。诗人用黍米作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亲人离别的悲伤。

赏析:
《食黍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哀,通过对历史故事中的杀戮与悲惨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富贵与贫贱、南方与北方、黍米熟与黍米离的对比,强调了生活的无常和人世间的离别之苦。最后两句"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悲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苦痛。通过历史故事中的悲惨命运和离别的描绘,诗人唤起读者对人生无常性质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宋代以及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视为表达离别和人生无常的经典之作。

食黍行拼音读音参考

shí shǔ xíng
食黍行

zhōu gōng xiōng dì xiāng shā lù, lǐ sī fù zǐ yí sān zú.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fù guì cháng duō huàn huò yīng, pín jiàn yì fù nán wéi qíng.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shēn suí yī shí nán yǔ běi, zhì qīn ān néng cháng zài cè.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wèi yán shǔ shú tóng yī chuī, chuā jiàn lǒng shàng huáng lí lí.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yóu rén zhōng dào hū bù fǎn, cóng cǐ shí shǔ hái xīn bēi.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相关内容11:

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

送何正臣主簿

寄和甫

中牟

昼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代白发答
    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
  • 古寺
    寥寥萧寺半遗基,游客经年断履綦。犹有齐梁旧时殿,尘昏金像雨昏碑。...
  • 答虞醇翁
    辍学以从仕,仕非吾本谋。欲归谅不能,非敢忘林丘。临餐耻苟得,冀以尽心酬。万事等画墁,虽勤亦......
  • 道中寄吉父
    白雾青烟入马蹄,朝寒瑟瑟树声悲。平山断垄回环失,鸣鸟游鱼上下随。庙算末闻收策士,瘴乡谁与择......
  • 惠崇画
    断取沧州趣,移来六月天。道人三昧力,变化只和铅。...
  • 又段氏园亭
    欹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