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惠崇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惠崇画

宋代  王安石  

断取沧州趣,移来六月天。
道人三昧力,变化只和铅。

惠崇画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惠崇画翻译及注释

诗词:《惠崇画》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断取沧州趣,移来六月天。
道人三昧力,变化只和铅。

中文译文:
抛开了沧州的景致,转移到了六月的天空。
修行者运用神奇的力量,变幻出铅笔绘画之美。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诗人王安石通过描绘一个画家的情景,展示了艺术创作的力量和魔力。诗中的"断取沧州趣"意味着画家抛开了现实世界的束缚,进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空间。"移来六月天"则是指画家将自己的心境转移到了充满生机和美丽的六月天空中。接着诗中提到了"道人三昧力",暗指画家的修行和专注力,通过这种力量,画家能够创造出变幻莫测的艺术形象。最后一句"变化只和铅"表达了画家运用铅笔进行创作的技巧,以及通过这种简单的工具,实现了艺术的变化与创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艺术家的心境和创作过程,展示了艺术创作的神奇和变幻之处。诗人通过以画家为主角,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赞美。诗中的"断取沧州趣"和"移来六月天"形象地描述了画家在创作中超越现实的能力,以及通过艺术将自然美妙的景象引入自己的画作中的能力。"道人三昧力"则突出了画家专注和投入的状态,以及修行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变化只和铅"则展现了艺术家运用简单工具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的技巧和才华。

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将艺术创作的魅力和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表达了对艺术的赞美和对艺术家创作过程的理解,同时也启发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欣赏。

惠崇画拼音读音参考

huì chóng huà
惠崇画

duàn qǔ cāng zhōu qù, yí lái liù yuè tiān.
断取沧州趣,移来六月天。
dào rén sān mèi lì, biàn huà zhǐ hé qiān.
道人三昧力,变化只和铅。


相关内容11:

寄和甫

中牟

昼寝

高魏留

东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道中寄吉父
    白雾青烟入马蹄,朝寒瑟瑟树声悲。平山断垄回环失,鸣鸟游鱼上下随。庙算末闻收策士,瘴乡谁与择......
  • 食黍行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
  • 代白发答
    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
  • 又段氏园亭
    欹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
  • 灵山
    灵山宁与心为仇,斤斧侵凌自不休。水玉比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雠。...
  • 李君昆弟访别长芦玉淮阴追寄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