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史十首 董仲舒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18

读史十首 董仲舒

明代  高启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
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读史十首 董仲舒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读史十首 董仲舒翻译及注释

《读史十首 董仲舒》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的热爱和对董仲舒这位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早奏文章直殿庐,
茂陵还复访遗书。
寂寥犹抱《春秋传》,
谁问江都老仲舒。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作者在清晨时分奏乐,向皇宫直殿庐中奏响文章之音。然后,他前往茂陵,再次阅读董仲舒留下的遗书。尽管时光已过,但董仲舒的《春秋传》仍然被作者珍视。最后,作者问道,有谁能问及江都的老仲舒呢?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对董仲舒的景仰和对历史的追溯,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意和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作者通过早晨的奏乐和茂陵的访问,展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董仲舒作为古代学者的代表,他的《春秋传》被视为重要的历史文献,作者对其的抱持敬仰之情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董仲舒和历史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了对古代学者和他们的作品的思考和赞美。

读史十首 董仲舒拼音读音参考

dú shǐ shí shǒu dǒng zhòng shū
读史十首 董仲舒

zǎo zòu wén zhāng zhí diàn lú, mào líng hái fù fǎng yí shū.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
jì liáo yóu bào chūn qiū chuán, shuí wèn jiāng dū lǎo zhòng shū.
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相关内容11: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玉鉴池

咏残灯和杨孟载

送顾别驾之边郡

答陈则见寄

病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竹枝歌(六首)
    蜀山消雪蜀江深,郎来妾去斗歌吟。峡中自古多情地,楚王神女在山阴。...
  • 闻晚莺时在围城中
    昨岁闻孤啭,绿阴山院行。今朝寝斋雨,重听独含情。西涧多乔木,何为亦到城。...
  • 过湖南舟中卧作
    野客分携水店前,浪平舟稳称酣眠。午鸡啼处前村近,过尽平湖几曲天。...
  • 芭蕉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 喜幼文北归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
  • 菜薖为余唐卿赋
    柱桐里中君始归,菜花满园黄蜂飞。桔槔倚树长不用,江南雨多山土肥。方畦独绕看新绿,晚食何须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