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

宋代  黄庭坚  

小竹扶疏大竹枯,笔端真有造化炉。
人间俗气一点无,健妇果胜大丈夫。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翻译及注释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小竹扶疏大竹枯,
The small bamboo grows lush, the large bamboo withers,
笔端真有造化炉。
The brush end truly possesses a furnace of creation.

人间俗气一点无,
There is not a trace of worldly vulgarity,
健妇果胜大丈夫。
A vigorous woman indeed surpasses a great husband.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姨母李夫人的赞美和敬意。诗中以竹为比喻,形容姨母的品格和才华。"小竹扶疏大竹枯"是对姨母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质的描绘。小竹代表普通人,姨母的品质超出寻常,使得她在众人中独树一帜。而"大竹枯"则象征其他平庸的人,与姨母形成鲜明的对比。

"笔端真有造化炉"这句表达了黄庭坚对姨母才华的称赞。黄庭坚认为姨母在书法绘画方面具有非凡的天赋和才能,她的笔端就像一个神奇的造物炉,能够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人间俗气一点无"这句表达了姨母李夫人高尚的品德和超脱尘世的境界。姨母不受世俗琐事的影响,没有一点俗气,表现出纯洁无瑕的品性。

"健妇果胜大丈夫"这句表达了姨母的坚强和果敢。黄庭坚认为姨母在品质和才华上胜过一般的男性,她是一个具有勇气和果断精神的坚强女性。

这首诗词通过竹子的比喻和对姨母的赞美,表达了黄庭坚对姨母李夫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女性才华和品德的肯定。这首诗词既赞美了姨母的品格和才华,也突出了女性在某些方面的优秀之处,具有积极的女性意识和性别意识。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yí mǔ lǐ fū rén mò zhú èr shǒu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

xiǎo zhú fú shū dà zhú kū, bǐ duān zhēn yǒu zào huà lú.
小竹扶疏大竹枯,笔端真有造化炉。
rén jiān sú qì yì diǎn wú, jiàn fù guǒ shèng dà zhàng fū.
人间俗气一点无,健妇果胜大丈夫。


相关内容11:

送昌上座归成都

辱粹道兄弟寄书久不作报以长句谢不敏

次韵答常甫世弼二君不利秋官郁郁初不平故予

承示中秋不见月及悯雨连作恐妨秋成奉次元韵

题马当山鱼望亭四首右陆鲁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东丁水
    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我为改名方响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 离汝寄张子
    草枯木落晚凄凄,目断黄尘听马嘶。想子重行分首处,荒凉巢父井亭西。...
  •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竹坞
    笋随人意疏处生,清风如归自来去。虽然不与俗子期,阴过邻家亦销暑。...
  • 蚁蝶图
    胡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群蚁争数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 次韵闻善
    扶醉三竿日,题诗一研埃。张罗门带雪,投辖井生苔。待得成丘陇,谁能把酒杯。常应黄菊畔,怅望白......
  • 阻水泊舟竹山下
    竹山虫鸟朋友语,讨论阴晴怕风雨。丁宁相教防祸机,草动尘惊忽飞去。提壶归去意甚真,柳暗花浓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