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好听琴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8

好听琴

唐代  白居易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好听琴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好听琴翻译及注释

《好听琴》

本性好丝桐,
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
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
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
安慰白头翁。

中文译文:
我本性喜欢丝桐琴,
一旦听到琴声,世俗的纷扰即刻消失。
当这琴声传入耳中,
万事离心远去。

这琴声清澈舒畅,足以驱散疾病,
它宁静和谐,有益于身心的抚养。
特别适合听三种乐曲,
以安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描绘琴声的美妙为主题。诗人通过琴声所带来的感受,表达了对琴音的喜爱和欣赏。

首先,诗人称赞自己本性喜欢丝桐琴,丝桐是一种古代的琴乐器,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琴声的情感共鸣。他说一旦听到琴声,尘世的烦恼和忧虑都会烟消云散,心灵得到净化和解放。

接下来,诗人用“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表达了琴声所带来的超然境界。一旦琴声传入耳中,所有的烦恼和纷扰都离开了心灵,使人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描述了琴声的特点和功效。他说琴声清澈舒畅,可以舒解身体上的疾病,带来快乐和舒适。琴声的恬静和谐也对身心有益,使人得到修养和滋养。

最后两句,诗人指出琴声尤其适合听三种乐曲,这些乐曲可以安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认为琴声具有安抚和慰藉的力量,可以给老人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和安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琴声美妙的赞美,传递了音乐的力量和对心灵的抚慰。通过琴声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老人的关怀和尊敬。

好听琴拼音读音参考

hǎo tīng qín
好听琴

běn xìng hǎo sī tóng, chén jī wén jí kōng.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yī shēng lái ěr lǐ, wàn shì lí xīn zhōng.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qīng chàng kān xiāo jí, tián hé hǎo yǎng méng.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yóu yí tīng sān lè, ān wèi bái tóu wēng.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相关内容11: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

莫愁曲

绣妇叹

春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欲销云
    欲隐从龙质,仍馀触石文。霏微依碧落,仿佛误非云。度月光无隔,倾河影不分。如逢作霖处,当为起......
  • 少年行
    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五凤街头新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
  •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 偶题
    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
  • 苦热
    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始惭当此日,得作自......
  •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