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日夜怀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沧
2025-07-16

秋日夜怀

唐代  刘沧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秋日夜怀作者简介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秋日夜怀翻译及注释

《秋日夜怀》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刘沧。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砧杵寥寥秋色长,
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
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
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
明镜一看愁异常。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下面是对诗词意义和赏析的解析:

诗词的第一句“砧杵寥寥秋色长”,描述了砧杵孤寂地敲击,秋色漫长。砧杵是用来敲打衣物的工具,这里暗示着诗人孤寂的心境。

第二句“绕枝寒鹊客情伤”,通过描绘寒鹊围绕在树枝上,表达了客人的离别所带来的伤感。鹊鸟是唐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寒鹊的鸣叫声常被视为孤寂和寂寞的象征。

第三句“关山云尽九秋月”,描述了关山的云彩消散,九月的月亮。关山是边塞的象征,此处表达了战乱和离别的悲伤。

第四句“门柳叶凋三径霜”,描绘了门前柳树叶子凋落,小径上结霜。门柳叶凋落和霜冻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和孤寂的主题。

第五句“近日每思归少室”,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思念之情。思归少室意味着少有人烟的故乡,诗人正在远离家乡。

第六句“故人遥忆隔潇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追忆之情。潇湘指的是湖南的湘江,诗人与故人相隔遥远。

最后两句“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描述了诗人因思念而面容憔悴。诗人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愁苦异常,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作者运用寥寥几笔的描写,将孤寂、离别和思乡之情融入其中,展现了唐代文人常见的离散之苦。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觉。

秋日夜怀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yè huái
秋日夜怀

zhēn chǔ liáo liáo qiū sè cháng, rào zhī hán què kè qíng shāng.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guān shān yún jǐn jiǔ qiū yuè,
关山云尽九秋月,
mén liǔ yè diāo sān jìng shuāng.
门柳叶凋三径霜。
jìn rì měi sī guī shǎo shì, gù rén yáo yì gé xiāo xiāng.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rú hé jié hòu biàn róng fā, míng jìng yī kàn chóu yì cháng.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相关内容11:

送友人擢第东归

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下孙氏居

唐乐府十首·输者讴

夏日宿秘书姚监宅

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临岐留别相知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难为此时别,欲别愿......
  • 南游过湘汉即事寄友人
    南去远驱逐,三湘五月行。巴山雪水下,楚泽火云生。向野聊中饭,乘凉探暮程。离怀不可说,已迫峡......
  • 冯叟居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溪南有微径,时遇采芝客。往往白云生,对面千......
  • 题吴宫苑
    吴苑荒凉故国名,吴山月上照江明。残春碧树自留影,半夜子规何处声。芦叶长侵洲渚暗,蘋花开尽水......
  • 题僧壁(一本有和韦蟾三字)
    有僧支颊撚眉毫,起就夕阳磨剃刀。到此既知闲最乐,俗心何啻九牛毛。...
  • 送人之岭南
    关山迢递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