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劝六四叔卜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7-21

劝六四叔卜居

宋代  刘子翚  

便合诛茅隐旧陂,乱来吾里独熙熙。
年丰禾黍侵山上,地僻极松傍涧欹。
涉世有求俱瓮算,归田得计莫狐疑。
竹林杖屦从兹始,二阮风流傥可追。

劝六四叔卜居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劝六四叔卜居翻译及注释

《劝六四叔卜居》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诗意深邃,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推崇。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便合诛茅隐旧陂,
乱来吾里独熙熙。
年丰禾黍侵山上,
地僻极松傍涧欹。

涉世有求俱瓮算,
归田得计莫狐疑。
竹林杖屦从兹始,
二阮风流傥可追。

诗词的中文译文:
正好拆除茅草,隐居在旧的陂塘,
时局混乱,我住的地方却安宁愉悦。
丰收的庄稼侵占了山脚,
偏僻的土地林立着高耸的松树,靠着溪流倾斜。

走过世间,人们都追求各自的目标,
归田务农,得到的计划不要犹豫疑虑。
我从这竹林中的拄杖和踏履开始,
追求着二阮的风流和才情。

诗意和赏析:
《劝六四叔卜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推崇。诗人表达了对喧嚣纷扰世事的厌倦,希望能够远离尘嚣,选择隐居于偏僻宁静的地方。诗中通过描绘丰收的庄稼、高耸的松树和清澈的溪流,展现了隐居之地的宜人环境和恬静氛围。

诗人提到了“涉世有求俱瓮算”,表达了人们在世间历练中都有各自的心愿和追求,而归田隐居则是实现这些心愿的最佳选择。他强调了在归隐之后,应该坚定地按照既定计划去努力,不要犹豫不决。

最后两句“竹林杖屦从兹始,二阮风流傥可追”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风流才情的向往。诗人以竹林为背景,将自己置身于古代文人的氛围之中,追溯二阮(指古代文人阮籍和阮嗣宗)的优雅风范和才华横溢,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隐居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远离世俗纷扰的心境,同时展示了对古代文人的向往和推崇,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劝六四叔卜居拼音读音参考

quàn liù sì shū bǔ jū
劝六四叔卜居

biàn hé zhū máo yǐn jiù bēi, luàn lái wú lǐ dú xī xī.
便合诛茅隐旧陂,乱来吾里独熙熙。
nián fēng hé shǔ qīn shān shàng, dì pì jí sōng bàng jiàn yī.
年丰禾黍侵山上,地僻极松傍涧欹。
shè shì yǒu qiú jù wèng suàn, guī tián dé jì mò hú yí.
涉世有求俱瓮算,归田得计莫狐疑。
zhú lín zhàng jù cóng zī shǐ, èr ruǎn fēng liú tǎng kě zhuī.
竹林杖屦从兹始,二阮风流傥可追。


相关内容11:

湖州歌九十八首

道中

大年三月书来许访敝庐继闻阻雨已归近闻复有

巡寨偶书

和士特栽果十首·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食鹅梨三首
    寒烽夜灭楚淮长,客舸轻摇度碧光。北果初来珍重意,层层般纸透清香。...
  • 观二刘题壁
    温其题诗新历寺,落笔风雨惊长林。眼高一世常欲骂,想见掀髯坐岩阴。致中题诗新兴寺,坏壁岁久莓......
  • 湖州歌九十八首
    拨尽琵琶意欲悲,新愁旧梦两依依。江楼吹笛三更后,细雨灯前醉玉妃。...
  • 次韵张守酴醾二首
    荣华休羡黑头公,且对芳辰赏丽丛。十万青条寒挂雨,三千粉面笑临风。莫将拟雪才情赋,盍与观梅兴......
  • 寄秀峰忠老
    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
  • 读韩子苍吕居仁近诗
    诗人零落叹才难,二妙风流压建安。已见词锋推晋楚,定应臭味等芝兰。鸿轩意气惭交吕,凤跃声华敢......